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月朔渡淮即事》
《二月朔渡淮即事》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江南芳欲齐,淮北绿初抽。

曾是一水隔,候至物不周。

回风荡枉渚,落日多惊流。

榜人告宵征,剌剌生百愁。

去棹若攀崖,来帆如赴湫。

大小各有营,贵在中所求。

庶卉趣春阳,枯荄亦怀柔。

兹请苟未谐,何以返故畴。

没为九原愧,存为高堂忧。

亦知鬒畏素,遘此不能休。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二月朔渡淮即事》描绘了江南与淮北早春景色的对比,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首句“江南芳欲齐,淮北绿初抽”展现了江南花木繁盛,而淮北则刚刚开始抽芽的景象,暗示两地气候的差异和季节的变迁。

接下来,“曾是一水隔,候至物不周”表达了诗人对两地气候变化差异的惊讶,以及因淮河阻隔导致的自然现象不一致。“回风荡枉渚,落日多惊流”通过描绘风起波涌的场景,烘托出诗人舟行的艰难和心情的不安。

“榜人告宵征,剌剌生百愁”写船夫告知夜间还要继续航行,这让诗人内心充满忧虑,产生种种愁绪。“去棹若攀崖,来帆如赴湫”运用比喻,形容船只在暗夜中的艰难前行,如同攀登山崖和奔赴深潭。

“大小各有营,贵在中所求”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世间万物各有其生存之道,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庶卉趣春阳,枯荄亦怀柔”进一步强调顺应自然,即使枯草也期待春天的到来。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与矛盾:“兹请苟未谐,何以返故畴”,如果理想未能达成,又如何回归过去的田园生活。他担忧自己的生死,既怕死后的遗憾,又怕活着让亲人担忧。“没为九原愧,存为高堂忧”直抒胸臆,生死之间都充满了忧虑。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王世贞作为文学大家的深厚底蕴和敏锐观察力。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望江南.秋日杂咏十首·其四

秋光好,瑟瑟可怜宵。

香里风光寻细腻,酒边意气学粗豪。只是觉萧骚。

(0)

常山峪行宫八景·其四枫香坂

青枫过雨霏香,诘曲兰椒里强。

陟顶砉然长啸,千峰紫翠夕阳。

(0)

峰山口

跋马黄花路,遥指峰山口。

露浥快尘无,晴暴占秋有。

迤逦陟兰磴,此行初入山。

山民如旧识,对我发欢颜。

一径平开白,两山夹辅青。

毋宁少蕴藉,后叠翠为屏。

峰山亦小岭,始登心为畅。

塞上最高峰,行据双眸放。

(0)

过泰山作歌

土父泽母山之根,成形类聚精义存。

文王后天列八卦,艮兑交错西南坤。

西南众山祖脉惟昆崙,其在艮维山本体,是为长白齐苍旻。

转折踰海伏而起岱宗,雄长其实尾闾拳石崇。

中原五岳五镇各览二,昆崙长白姑遥跂。

以予所登兴安大岭、巴龙桑苏台,广博崇隆列之岳镇有过之而无不逮,吁何其名曾不得与岳镇厕。

岂非古来版图以外未得通文字,儒生各拘所见高位置。

山既若此馀胡独不然,苍颉作字天雨粟、鬼夜哭,其理信有岂是荒唐传。

(0)

喜晴

黍禾阡陌播耕齐,近远新沾雨一犁。

更值快晴风日好,旅人跋涉免冲泥。

(0)

题洗砚池·其三

泽笔留称疑信半,更闻父旷已南迁。

龙跳自是从童习,况距兰亭祇卌年。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