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殊未有秋色,君家先得秋消息。
西风夜入小池塘,木犀漏泄月中香。
一粒粟中香万斛,君看一梢几金粟。
门前双桂更作门,路人知是幽人屋。
数枝寄我开愁眉,欲状黄香无好诗。
君到广寒折一枝,香无两般君自知。
我家殊未有秋色,君家先得秋消息。
西风夜入小池塘,木犀漏泄月中香。
一粒粟中香万斛,君看一梢几金粟。
门前双桂更作门,路人知是幽人屋。
数枝寄我开愁眉,欲状黄香无好诗。
君到广寒折一枝,香无两般君自知。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子上弟折赠木犀数枝走笔谢之》。诗中通过对比两家的秋色和秋消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感激之情。
"我家殊未有秋色,君家先得秋消息。" 这两句开篇即设立了一种比较,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暗示诗人家中尚未感到秋意,而朋友家却已经体验到了秋天的信息,这里的“秋消息”不仅指自然界的变化,更有友情来往的深层含义。
"西风夜入小池塘,木犀漏泄月中香。" 这两句描写了晚上的景象,西风轻拂,小池塘波光粼粼之中,木犀花(即桂花)的香气在月色中散发,这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一粒粟中香万斛,君看一梢几金粟。" 这两句则是对木犀花香的赞美,一颗小小的桂花籽含着无限的香气,诗人以“万斛”形容其香气之浓郁,同时请友人观察那一枝挂满金黄果实的桂树。
"门前双桂更作门,路人知是幽人屋。" 这两句写的是诗人的家宅前有对称的桂树,它们仿佛成为了通往诗人家的门扉,而过往行人都知道这是一位隐士之家。
"数枝寄我开愁眉,欲状黄香无好诗。"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受,他收到友人赠送的桂花后,便不再忧愁,因为那黄色的桂花散发着令人心旷神怡的香气,但即便如此,也难以用诗歌来充分表达这种美好。
"君到广寒折一枝,香无两般君自知。" 最后这两句是对友人赠送桂花之举表示感激,朋友在寒冷中折取桂枝的行为,以及那桂枝所散发的香气,是无需言语也能明白其深意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美景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