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关鸟罢啼,归庆浙烟西。
郡守招延重,乡人慕仰齐。
橘青逃暑寺,茶长隔湖溪。
乘暇知高眺,微应辨会稽。
春关鸟罢啼,归庆浙烟西。
郡守招延重,乡人慕仰齐。
橘青逃暑寺,茶长隔湖溪。
乘暇知高眺,微应辨会稽。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一个场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对友人归乡的送别之情。诗中“春关鸟罢啼,归庆浙烟西”两句,既点出了时节,亦表达了送别的心情。春天的关隘边界,鸟儿不再啼叫,朋友要启程回归,那边的浙江湖畔,烟水迷蒙,是友人归去之地,也是诗人送别之所思。
“郡守招延重,乡人慕仰齐”两句,则写出了当地官员对邵锡及的器重和乡亲们对他的敬仰。郡守对邵锡及的多次邀请,显示了官方对其才学的认可与尊重,同时乡里之人也都怀有仰慕之心。
“橘青逃暑寺,茶长隔湖溪”两句,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春日里,橘树长满了青色果实,人们避暑于古老的寺庙之中;而茶叶在湖溪间生长得悠长,这些细节既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心境,也让读者感受到那份恬静与淡远。
“乘暇知高眺,微应辨会稽”两句,则透露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了解和期待。在闲暇的时候,能够领悟到邵锡及的高远志向,对于那些微小的回答或是辩解,都能从中感受到他对世事的洞察与理解。
这首诗通过送别的情境,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展示了诗人自身的文学才华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驱车出郭门,远望陌与阡。
四顾以彷徨,我马忽不前。
别家仅俯仰,所历何推迁。
高台或为池,崇冈或为田。
墟里千百家,萧条无人烟。
壮者日以衰,老者长相捐。
纷纷少年子,白马鸣华鞭。
旦夕成老丑,短褐不被肩。
昔者人所钦,今者太可怜。
见之感我心,泪下如流泉。
我送允恭出狱墙,徘徊别意各凄怆。
来逢易水波浪险,去见燕山草木黄。
子之故人周给舍,同于幽难久备尝。
迪已不肯甘流俗,论治必欲尚先王。
明哲保身虽未得,怀此赤心良可伤。
子实聪明心好古,闻其论说辄彷徨。
我抱困病足如皲,眷念时来类卧傍。
黯然别去消息杳,窘迫相与永难忘。
三尺禁网脱身去,一片袯襫到长江。
有手但执瓦缶物,有足莫走声利场。
世间棼丽一染着,能令耳目充无光。
丁宁告尔复丁宁,此真全身全性之周行。
吁嗟允恭既去矣,送子行行复行行。
回看世故总茫茫,留予露冷风凉夜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