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著意点酡酥,不与江梅斗雪肤。
露滴蜂房酿崖蜜,日烘龙脑喷金炉。
万松张盖黄尤好,三峡藏春绿不枯。
题品倘非坡与谷,世人应作小虫呼。
天工著意点酡酥,不与江梅斗雪肤。
露滴蜂房酿崖蜜,日烘龙脑喷金炉。
万松张盖黄尤好,三峡藏春绿不枯。
题品倘非坡与谷,世人应作小虫呼。
这首诗《蜡梅》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对蜡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风韵。
首联“天工著意点酡酥,不与江梅斗雪肤”,开篇即以天工造物的匠心独运,将蜡梅比作涂抹了轻柔红润的酥脂,不与江边的梅花争艳于雪中,独树一帜,展现出蜡梅的独特之美。
颔联“露滴蜂房酿崖蜜,日烘龙脑喷金炉”,进一步描绘了蜡梅生长环境的清幽与香气的浓郁。露珠滴落于蜂房,仿佛是自然界的甜蜜之源;阳光照耀下,蜡梅散发出如同龙脑般清雅的香气,犹如香炉中燃起的金黄色火焰,香气四溢,令人沉醉。
颈联“万松张盖黄尤好,三峡藏春绿不枯”,通过对比的手法,赞美了蜡梅在万松环绕下的黄色花朵格外引人注目,即便是在三峡这样的险峻之地,也能藏匿春色,绿意盎然,不因环境的恶劣而失去生机。
尾联“题品倘非坡与谷,世人应作小虫呼”,表达了对蜡梅品质的赞誉,如果将其品质与苏轼(坡)和陆游(谷)相提并论,那么世人就不会将其视为微不足道的小虫,而是会对其独特之美给予高度评价。
整首诗通过对蜡梅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蜡梅品格的赞美与敬仰,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审美情趣。
大星芒鬣张,小星光华开。
皇天示兵象,胜地今蒿莱。
河岳气不分,烛龙安在哉?
参赞道岂谬,积阴故迟回。
疏风夜萧萧,野燐纷往来。
安知非游魂,相视白骨哀。
汩汩饮马窟,云冥望乡台。
于时负肝胆,慷慨思雄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