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百步街岭游过云岩潺湲洞小四窗六龙泉佛手岩三峡再来石诸胜二章·其二》
《自百步街岭游过云岩潺湲洞小四窗六龙泉佛手岩三峡再来石诸胜二章·其二》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生平揽山水,不遗纤琐端。

可惜于读书,未能如是观。

扳茑暗苦瘴,蹴磴流惊湍。

奔走百蹊径,搜括千檀栾。

力或委劬瘁,心将留疑团。

竟使未发奇,毕献无略瞒。

太息天地精,雕凿几无完。

宜抱浑朴资,适致人不欢。

疏风振复凉,远日堕将残。

泠然空钟声,一催万鸟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山水时的深刻体验与感悟。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复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探索。

首句“生平揽山水,不遗纤琐端”点明了诗人一生致力于探索自然之美,无论是细微之处还是宏大景象,都未曾放过。接着,“可惜于读书,未能如是观”则表达了诗人对仅通过书本获取知识的遗憾,希望能在实际的自然景观中获得更深刻的领悟。

接下来的几句“扳茑暗苦瘴,蹴磴流惊湍。奔走百蹊径,搜括千檀栾”描绘了诗人深入险峻之地,穿越密林,踏过急流,探索各种路径,搜集各种景致的过程。这些描述充满了探险的勇气和对自然之美的执着追求。

“力或委劬瘁,心将留疑团”表现了在探索过程中所面临的体力与精神的双重挑战,以及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困惑。然而,“竟使未发奇,毕献无略瞒”表明尽管过程艰难,但最终诗人还是将所有的奇观与发现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

“太息天地精,雕凿几无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赞叹,认为即使是天地间的精妙之处,也几乎无法完全描绘和理解。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

“宜抱浑朴资,适致人不欢”则可能是诗人对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自然之美的思考,认为应该保持一颗纯真朴实的心,才能真正体会到自然带来的快乐与满足。

最后,“疏风振复凉,远日堕将残。泠然空钟声,一催万鸟还”描绘了傍晚时分,微风吹拂,远处的太阳即将落下,空中的钟声悠扬,催促着万鸟归巢的画面。这一段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探索,以及在探索过程中所经历的情感起伏和哲思感悟。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凤山高兮上有枫,青女染叶猩血红。

莫辞老红嫁西风,一夜憔悴成秃翁。

(0)

桐柏观

玉坛三级接秋空,此是仙家第几重。

羽客有时来驾鹤,王人无岁不投龙。

微吟海月生岩桂,长啸天风起涧松。

司马先生何处去,篆碑犹有白云封。

(0)

余久客都城秋风思归作楚语和吴郎采菱叩舷之音

秋风兮凄凄,山中兮桂枝。

弹余冠兮尘堕,芳草绿兮未归。

家遥遥兮辞楚荆,伤去国兮重登临。

扶长剑兮增慨,复鸣铗兮成音。

采中洲兮兰芷,望美人兮千里。

我所思兮天一方,共明月兮隔秋水。

(0)

小劳

性不耐闲懒,小劳方小佳。

锯沉成薄片,末麝入新芽。

(0)

除夕

房州亦是家,守岁落灯花。

乡信长凭雁,僧餐自施鸦。

(0)

清江行

渔翁一棹老清波,稚子学语能渔歌。

日暮沙头寒爇竹,雨馀船角乱堆蓑。

鬻残小鲜仍自鲙,湖海茫茫醉乡内。

夜阑酒渴漱寒流,月照芦花上蓬背。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