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雨收春芳事尽。绿涨溪桥,花落无人境。
几点萍香鸥梦稳。柳绵吹尽春波冷。
溪上人家开返景。招手渔竿,烟外浮孤艇。
回首桃源仙路迥。一声欸乃川光暝。
宿雨收春芳事尽。绿涨溪桥,花落无人境。
几点萍香鸥梦稳。柳绵吹尽春波冷。
溪上人家开返景。招手渔竿,烟外浮孤艇。
回首桃源仙路迥。一声欸乃川光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田园风光。开篇“宿雨收春芳事尽”表明春天的花朵已经凋谢,春天的繁华已经过去了。“绿涨溪桥,花落无人境”写出了一个空寂的自然景象,溪水泛绿,花瓣飘落,却没有人烟,只剩下荒凉的感觉。
“几点萍香鸥梦稳”中的“几点萍香”可能指的是微妙的藕香,这里用来比喻春天留下的最后一些气息,而“鸥梦稳”则是形容夜晚安静,连鸟儿都在安稳地做着梦。紧接着,“柳绵吹尽春波冷”则进一步描写了春天的结束,连柳絮都被风吹得无处安放,春天的波澜也随之变得冰冷。
“溪上人家开返景”表明是有人开始返回他们在溪边的家。“招手渔竿,烟外浮孤艇”写的是诗人招呼着渔夫,而那渔夫的船只在烟雾缭绕中漂浮,看起来非常孤独。
“回首桃源仙路迥”中的“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着一个理想中的美好地方。这里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远离尘世的向往。“一声欸乃川光暝”则是写诗人在回望的时候,听到了一种类似于“欸乃”的声音,而河流上的阳光也逐渐变得昏暗。
整首诗通过对春末夏初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对桃源仙境的向往,展现了一个关于季节更迭和人生无常的主题。
金源立国雄且武,蹴宋歼辽跨中土。
岂知中叶渐陵夷,虓阚凭陵有蒙古。
燕京南迁到汴京,花帽不守杏花营。
黄河已失哈达死,犹欲假息悬瓠城。
悬瓠额额近荆楚,京湖亦有复仇举。
长围已合效鱼丽,痴心尚恃柴潭固。
柴潭楼下碧漪漪,上有伏弩下潜螭。
一朝决之入汝水,螭亡潭涸竟奚为。
幽兰轩中苦复苦,分取遗骸藏宋圄。
当年忠烈冠华夷,惟有忠臣忽斜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