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郡侯奏请为先竹洲易名因送逢原入京》
《郡侯奏请为先竹洲易名因送逢原入京》全文
宋 / 吴锡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一封奏入五云开,褒录儒先动九垓。

生意欲回洲上竹,好风已递陇头梅。

志铭标揭留幽隧,谥法昭彰在曲台。

去去片帆春水滑,捧持飞诰看归来。

(0)
翻译
一封奏章直上九天,表彰儒者震动寰宇
生机勃勃,洲上竹林似有回应,好风吹过,陇头梅花已传信来
墓志铭刻在幽深隧道,荣耀事迹显现在音乐殿堂
乘船远行,春水如镜,期待捧着封赐的文书回家
注释
奏入:上奏。
五云:古代神话中的五彩祥云,象征天庭。
儒先:儒家先贤。
动九垓:震动天地。
生意:生命力。
洲上竹:洲上的竹林。
递:传递。
陇头梅:边地的梅花。
志铭:墓志铭。
幽隧:幽深的隧道。
谥法:古代给予死者的评价和称号。
曲台:古代宫廷中的音乐殿堂。
片帆:孤舟一叶。
春水滑:春水如镜,船行流畅。
飞诰:皇帝的诏书。
看归来:期待归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锡畴的作品,内容描绘了诗人向郡侯呈递奏章,请为先竹洲易名并送逢原入京的情景。诗中融合了对儒家学说和自然风光的赞美,以及对古典礼仪的遵循。

"一封奏入五云开,褒录儒先动九垓。"

这里,诗人通过“一封奏”表达了向上呈报的敬意,而“五云开”则象征着通往天界的道路畅通,意味着奏章被接受的吉兆。"褒录儒先"指赞扬儒家先贤,而"动九垓"则是对其深远影响力的描写。

"生意欲回洲上竹,好风已递陇头梅。"

诗人表达了想要返回竹洲的愿望,同时也描绘了一种自然景象——春天的和风已经吹拂过山前的梅花,这里“生意”指向归乡的情感,“陇头梅”则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

"志铭标揭留幽隧,谥法昭彰在曲台。"

这两句诗强调了对传统礼仪的尊重和遵循。“志铭标揭”表达了坚守不移的意志,而“谥法昭彰”则是对古代法度的明示,"留幽隧"和"在曲台"都与古代建筑有关,表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

"去去片帆春水滑,捧持飞诰看归来。"

最后两句描绘了一种离别与期待的情景。“去去片帆”表达了离别之情,“春水滑”则是对流动的春水的描写,"捧持飞诰"指的是手捧着皇帝赐下的圣旨,而“看归来”则表现了一种期待和盼望。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儒学的尊崇,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作者介绍

吴锡畴
朝代:宋   字:元伦   号:兰皋   籍贯:徽州休宁   生辰:1215—1276

(1215—1276)徽州休宁人,字元伦,一作元范,号兰皋。吴儆从孙。精研理学。有《兰皋集》。 
猜你喜欢

苦雨

霖雨秋方积,我行殊未休。

缁衣明客况,黄潦带边愁。

鸡骨占难定,龙街市欲收。

化工翻覆手,何处可销忧。

(0)

南中初雪

窗影珍珑乱晓灯,北风初劲正飞腾。

愁还远戍无衣赋,喜为殊方有岁徵。

澹彩欲晴犹点缀,寒威渐老更严凝。

东亭依约梅花发,何必山阴兴可乘。

(0)

次韵答东嵎云巢二宪伯七首·其七

莫以论棋比较文,人间豪素敢铢分。

若为不解欣然意,请看河湟奏凯军。

(0)

杨林书感

杨林山色使车前,尽日西风吹午天。

水浅石湖闲斗鸭,春残桑柘转闻鹃。

碧鸡谩走催程马,黄木真抛弄月船。

神化不教违宿尚,秾芳无限远游篇。

(0)

清河晨望

漠漠重阴蔽晓暾,偶随风羽瞩高原。

鹅黄潋滟韶年换,狐白蒙茸野气昏。

战火连冈馀胜社,炊烟带雨起颓垣。

伤心鸿雁哀鸣地,惟有长林冻雀喧。

(0)

送顾开封谪全州次刘西安韵二首·其二

路与潮阳去几何,过家踪迹故婆娑。

江亭红雨春姿澹,烟郭青枫秋兴多。

改服止应收物论,投荒仍得带恩波。

中原岂不须才俊,环赐将从五岭过。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