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牡丹》
《牡丹》全文
宋 / 卫宗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淑景骎骎到牡丹,探芳日日倚楹栏。

巧心吐出黄金缕,腴脸开成紫玉盘。

春晚有花飞欲尽,山中此种得应难。

便须收拾归囊锦,更酌清尊仔细看。

(0)
注释
淑景:美好的春光。
骎骎:形容马跑得快,这里形容春光迅速来临。
牡丹:富贵花,象征美丽和尊贵。
倚:靠着。
楹栏:厅堂的柱子或栏杆。
黄金缕:比喻金黄色的花瓣。
腴脸:丰满的花朵,形容牡丹花瓣饱满。
紫玉盘:形容牡丹花盛开如紫色的玉盘。
春晚:晚春。
飞欲尽:即将凋谢的样子。
山中:指远离城市的地方。
归囊:装入袋子带回家。
锦:精致的丝织品,这里指锦囊。
清尊:清酒,古代对酒的美称。
翻译
春天的美景快速来到,牡丹花儿天天吸引我靠在栏杆欣赏。
她巧妙地绽放出金黄色的花瓣,丰满的脸庞如同紫色的玉盘一般艳丽。
春末时分花朵几乎凋零殆尽,山中的牡丹想要寻觅恐怕不易。
我决定把这美丽的牡丹收藏进锦囊,再斟满酒杯慢慢欣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牡丹盛开的美丽景象,通过对花卉细致入微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与艺术表达。

"淑景骎骎到牡丹"一句,以“淑景”二字概括春天温和明媚的气氛,而“骎骎”则形容牡丹花朵繁盛之状,开篇即设定了诗歌的意境。

接着,“探芳日日倚楹栏”描绘出主人公每日都要去欣赏这些花卉,几乎是倾尽所有时间在栏杆旁徘徊,以示其对美好事物的痴迷与专注。

“巧心吐出黄金缕”和“腴脸开成紫玉盘”两句,则从细部入手,生动地描写了牡丹花朵的色泽和形态。“巧心”指的是植物内在的生长力量,“黄金缕”形容花蕊的精致美丽;“腴脸”则是对花瓣丰满饱满状态的形容,"紫玉盘"则是对牡丹色泽和姿态的高度赞美。

“春晚有花飞欲尽”一句,透露出时间流逝与季节更迭的感慨。春天即将结束,而这些美丽的花朵也快要凋谢了。

最后,“山中此种得应难”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自然之美难以寻觅到的感叹。而“便须收拾归囊锦,更酌清尊仔细看”则是诗人对这份美好珍视的态度,希望能够将其永恒保留,同时也是一种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花卉之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以及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欣赏。

作者介绍

卫宗武
朝代:宋

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猜你喜欢

次韵杨少辅山居六咏·其六薙草

设罗门巷静,草深山更幽。

何事勤诛锄,杖屦来羊求。

王孙未归楚,苌弘已弃周。

惜此年年绿,君其勿剪休。

(0)

次韵杨少辅山居六咏·其三栽松

童童蒿艾间,拱把力尚微。

托根一得所,势隘天四围。

春烟滋苍髯,朔雪被羽衣。

他年大夫封,风雨良足依。

(0)

李修撰哀挽二首·其二

公欲攀琪树,天令堕玉棺。

生前纡白艾,身后跨青鸾。

令子清规在,遗书旧墨乾。

英灵今已逝,千古一长叹。

(0)

游南山晚归二首·其二

荒荒日已暮,回首兴何长。

䆉稏纷乾穟,森疏啸折篁。

水枯山石露,风晚野花香。

归卧前檐下,诗成小雨凉。

(0)

次韵楼仲辉郎中游天王寺登城晚归三绝句·其一

㸌㸌城头五丈旗,万人辇土事增陴。

念当拔白俱登守,恨乏骁雄济一时。

(0)

龙游吴宰因劝农过寓居·其二

夙驾勤民力劝耕,肯停车轨访柴荆。

谁言羁旅知交态,君似春风不世情。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