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君未三月,别君遽万里。
终不为君恨,天地有正气。
识君未三月,别君遽万里。
终不为君恨,天地有正气。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蔡清的作品,名为《别邹汝愚谪雷州某所吏目五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邹汝愚分别时的复杂情感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识君未三月,别君遽万里。”这两句开篇即道出了诗人与友人相识时间之短,而离别却要远赴万里之遥,突显了分别的突然与遥远,也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终不为君恨,天地有正气。”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理解与支持。尽管分别在即,但诗人并未因离别而生怨恨,而是相信世间存在正义的力量,这不仅是对友人的一种安慰,也是对人性美好一面的肯定。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正义的信仰,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道德的深刻思考。
祠宫昔所筑,古屋栖真灵。
谁知员峤徙,亦叹曲池平。
我即废址北,结茅寄幽情。
高秋肃万籁,彷佛闻箫笙。
夜梦着琼冠,结佩朝玉京。
谈笑悟至理,俯仰了八纮。
安能事香火,餐霞学长生。
明朝日复出,抱耒还躬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