狻猊日走二百里,于菟闻之望风靡。
春晴酤酒大合乐,乃向尊前应宫徵。
嚬呻奋迅左右顾,枥马悲鸣汗流水。
供官自古藏太常,失脚何年落村里。
佛居胜义空谷中,吼法怖魔如此耳。
人閒宜假不宜真,此理吾今得之矣。
狻猊日走二百里,于菟闻之望风靡。
春晴酤酒大合乐,乃向尊前应宫徵。
嚬呻奋迅左右顾,枥马悲鸣汗流水。
供官自古藏太常,失脚何年落村里。
佛居胜义空谷中,吼法怖魔如此耳。
人閒宜假不宜真,此理吾今得之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现了作者对于生活和佛法的深刻理解。开篇“狻猊日走二百里”即展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场景,狮子在日光下行走,显示出力量与美感的结合。这一幕被“于菟闻之望风靡”所打断,可见人们对于这一奇观既有好奇又带有一丝敬畏。
接着,“春晴酤酒大合乐,乃向尊前应宫徵”表明了诗人在欢快的节日气氛中,与友人共享美酒,共同欢庆。这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社交生活,也反映出他们对于生活乐趣的追求。
然而,紧接着“嚬呻奋迅左右顾,枥马悲鸣汗流水”这一段落却转换了情绪。这里描写的是一种急促的场景,可能是在狮子表演之后的紧张气氛,或是对于生命力与痛苦的深刻体验。
“供官自古藏太常,失脚何年落村里”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仕途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供奉狮子的官员可能在某个时刻跌落至平凡百姓的生活,这是对权力变迁的一种隐喻。
“佛居胜义空谷中,吼法怖魔如此耳”则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显示了诗人对于佛法的理解与信仰。这里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望。
最后,“人閒宜假不宜真,此理吾今得之矣”则是诗人对于生活的一种洞察,即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有时候保持一定的距离和虚拟性更为适宜。这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人情世态的深刻理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狮子表演这一特殊场景的描述,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深邃的人生哲学以及对佛法的崇敬。
与我周旋,算只是、数间茅屋。
也自有,天然景物,来亲幽独。
得食小鱼浮自惯,喧林众鸟啼相续。
更堪怜、弱草最多情,当阶绿。诗百首,忘于录。
书万卷,慵于读。但高眠镇日,喜无尘俗。
蕙炷欲残帘半捲,松声不断茶刚熟。
待披襟、纳尽北窗凉,逃三伏。
徙倚柴门,如许春光,幽思无聊。
渐浅藻浮青,烟生溪口,长松分翠。晴蔽山椒。
断续人家,参差林麓,官道遥通大石桥。
香风起,又吹残秾李,落尽夭桃。竹篱夹住墙腰。
更北舍东邻屋覆茅。
喜叱叱村童,畦边驱犊,乌乌渔夫,浦外鸣桡。
时见斜阳,平连莽苍,荷锸随身下采樵。
都休问,问王孙芳草,愁绝魂销。
泛秋一叶斜阳里,昔游检点曾到。
寒馥蒸霞,幽香宿雾,浓翠四山萦绕。天涯芳草。
隔梦影模糊,醒同花笑。
赢得浮名,惊心怎伴闲鸥老。清游情兴未了。
看枫丹日紫,晚景逾好。
乌帽欹斜,桐鞋宽褪,吹满客尘多少。催归众鸟。
只落叶堆阶,和烟慵扫。凉夜愔愔,霁蟾催上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