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处道人道友。勿使人情浓厚。凡百在平常。
少灾殃。别后应当西迈。接待往来宁耐。
他日要相参。望终南。
随处道人道友。勿使人情浓厚。凡百在平常。
少灾殃。别后应当西迈。接待往来宁耐。
他日要相参。望终南。
这首诗是元代道士尹志平所作的《道无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清静无为理念的追求和对人际关系的淡泊态度。"随处道人道友"描绘了与道友随性交往的场景,强调无需过于热络的人情关系。"勿使人情浓厚"进一步表达了对人情纠葛的超脱,主张保持平淡自然的态度。"凡百在平常,少灾殃"则倡导以平常心面对生活,以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和不幸。
"别后应当西迈","西迈"可能象征着向西方修行或追求内心宁静,诗人建议在分别后应保持平静,耐心地接待来往之人。"他日要相参"预示着未来或许会有重逢的机会,但诗人更看重的是内心的修炼和对终南山(道教圣地)的向往,"望终南"表达了对道家理想境界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尹志平作为道士的修行观念,强调了道家的清静无为和人际关系的简单淡泊,以及对精神归宿的追求。
缠腰跨飞鹤,不须上扬州。
直欲抟扶摇,相从汗漫游。
得意广寒宫,阔步玉京楼。
迤逦叫阊阖,借阶献前筹。
骐骥千里志,縻首成淹留。
少年灯火眼,眵昏岁几周。
汉庭赊策对,唐匦空书投。
抗言不畏避,视死等嬉游。
想应初堕地,早已气食牛。
慨然大勇闻,肯以小怯羞。
一第真分内,谈笑期封侯。
可惜刚比铁,不能曲如钩。
转喉成触讳,身作治世囚。
祸福若自取,行止非人由。
飘零靡底定,踪迹萍梗犹。
虽然遇坎止,未始随波流。
相看得同志,有酒共解忧。
议论发耿耿,正谊不利谋。
仕路几阅人,来往一置邮。
直须早回首,谁能沉复浮。
管见颇自是,君其首肯不。
江上与山间,风月无人收。
不妨为管领,巾车更孤舟。
但得免忧辱,外此复何求。
《和寄大庚郭县尉》【宋·赵希逢】缠腰跨飞鹤,不须上扬州。直欲抟扶摇,相从汗漫游。得意广寒宫,阔步玉京楼。迤逦叫阊阖,借阶献前筹。骐骥千里志,縻首成淹留。少年灯火眼,眵昏岁几周。汉庭赊策对,唐匦空书投。抗言不畏避,视死等嬉游。想应初堕地,早已气食牛。慨然大勇闻,肯以小怯羞。一第真分内,谈笑期封侯。可惜刚比铁,不能曲如钩。转喉成触讳,身作治世囚。祸福若自取,行止非人由。飘零靡底定,踪迹萍梗犹。虽然遇坎止,未始随波流。相看得同志,有酒共解忧。议论发耿耿,正谊不利谋。仕路几阅人,来往一置邮。直须早回首,谁能沉复浮。管见颇自是,君其首肯不。江上与山间,风月无人收。不妨为管领,巾车更孤舟。但得免忧辱,外此复何求。
https://shici.929r.com/shici/7LzjAhgl.html
江亭送行客,肠断木兰舟。
水高风快,满目烟树织成愁。
咿轧数声柔橹,拍塞一怀离恨,指顾隔汀洲。
独立苍茫外,欲去强迟留。海山长,云水阔,思难收。
小亭深院歌笑,不忍记同游。
唯有当时明月,千里有情还共,后会尚悠悠。
此恨无重数,和泪付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