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利文成叠受封,公孙才见大人踪。
惟应驾海神鞭石,一节还教让祖龙。
五利文成叠受封,公孙才见大人踪。
惟应驾海神鞭石,一节还教让祖龙。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读史记随笔》系列之一,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对比,表达了对权力与道德的深刻思考。
首句“五利文成叠受封”,引用了汉武帝时期方士栾大(字文成)的故事,他因能言神灵之事而屡次受到封赏,暗示了古代帝王对于神仙术士的宠信与奖赏。接下来,“公孙才见大人踪”则将话题转向三国时期的公孙瓒,暗指公孙瓒虽有雄才大略,但最终仍难逃败亡的命运,与前句形成对比,强调了权力与命运的无常。
“惟应驾海神鞭石”一句,借用神话中的故事,意在说明即便是借助神力,也无法改变历史的进程或个人的命运。“一节还教让祖龙”则是对秦始皇(祖龙)的间接批评,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强大的帝国,但最终也未能避免灭亡的命运。此句暗含了对权力滥用和过度自信的警告,以及对历史循环往复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反思,探讨了权力、道德与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体现了作者深邃的历史观和哲学思考。
牛车读古书,少作游秦客。
一朝起为郎,华省何赫赫。
若有南山云,时时生枕席。
云润不益老,呼吸乘间隙。
抱痾初骇闻,既愈赖药石。
遂请虢太守,虢事简且适。
况有三堂存,韩诗犹可觌。
永歌复饮酒,东平希阮籍。
频官吴越馆粳稻,况住南阳多水田。
北登太行入汾曲,正穫?稏秋风前。
晋人朴厚自寡讼,软炊玉粒河鳞鲜。
君方少壮齿颊健,甘美不负经腹便。
有意南飞寄我信,满川鸣雁下连连。
细雨梅初熟,轻寒麦已秋。
路危趋剑道,梦稳过刀州。
秦栗非吴食,巴粳类越畴。
当垆无复旧,试似长卿求。
母老不择禄,一官勤夙兴。
长河未结冻,去客已怀冰。
露蝉不饱腹,志士甘曲肱。
远方人所畏,所畏非所兢。
忽惊车骑临,乃是荆州长。
登堂语出处,陈事犹梦想。
别逾二十年,相遇今始两。
爵位异礼数,齿发可下上。
但问我何有,而独不爱曩。
敢告守拙愚,此道未尝枉。
行当至岘山,羊公存庙像。
箫鼓有时奠,道德其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