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京杂咏·其五》
《上京杂咏·其五》全文
元 / 叶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夜宿榆林月满天,青帘红烛唤觥船。

相逢莫问儿家姓,醉里空留白玉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榆林住宿的情景,月光洒满天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诗人通过“青帘红烛唤觥船”这一句,生动地展现了酒肆中热闹而又温馨的画面,青色的酒幌在风中轻轻摇曳,红烛映照下的酒桌旁,人们举杯畅饮,气氛热烈。这不仅体现了饮酒的乐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闲适与繁华。

“相逢莫问儿家姓”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客人的尊重和包容,强调了在这样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不必拘泥于身份地位,可以自由交流,享受相聚的快乐。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宽广和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最后一句“醉里空留白玉鞭”,以“醉里”二字承上启下,将饮酒的场景推向高潮,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可能在醉酒后留下了一些美好的回忆或感慨。白玉鞭作为古代贵族出行时的配饰,此处象征着高雅与尊贵,与前文的饮酒场景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暗含了对人生短暂与珍贵的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画面,展现了元代社会的某些侧面,以及诗人对于友情、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作者介绍
叶衡

叶衡
朝代:宋   字:梦锡   籍贯:金华城区   生辰:1114—1175

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年)进士,时年二十七,调福州宁德簿,摄尉,知于潜县,擢知常州。入为太府少卿,迁户部幸郎。下母,起复除枢密都承旨。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为淮西江东总领。历知荆南、成都。乾道九年知建康府。淳熙元年(1174年),召为户部尚书,累迁右丞相兼枢密使。又次年,为汤邦彦所谮,罢,郴州安置。十年卒,年六十二。《宋史》卷三八四有传
猜你喜欢

次韵濮十太尉咏知宗牡丹七绝·其五

地近尧天饶雨露,花王窈窕多风度。

书生不办买花钱,空解摇毫为花赋。

(0)

游天竺赠同年

雅会清时不易逢,吾侪今日此游从。

逼人英气湖光莹,照眼恩袍草色浓。

文盛一时俱俊杰,名先千佛愧疏庸。

致身许国宜相勉,莫学平津但取容。

(0)

齐顷公

敌国行人讵可轻,等闲戏笑祸胎成。

胥闾竟日知何语,回首齐郊已被兵。

(0)

齐太祖

天厌金刀水德终,一时人望属萧公。

能论魏武周文事,独有区区谢侍中。

(0)

和韩桃源图

嬴秦斩新开混茫,傲睨前古无虞唐。

诗书为灰儒鬼哭,李斯秉笔中书堂。

长城丁壮无还者,送徒更住骊山下。

避世高人何所之,出门永与家乡辞。

入山惟恐不深远,岂是得已巢于斯。

来时六合为秦室,未省今为何岁日。

吏不到门租不输,子长丁添更何恤。

春入山中桃自花,招邀隐侣倾流霞。

男耕女织自婚嫁,派别支分都几家。

谁泛渔舟迷处所,山开洞辟闻人语。

乍相惊问卒相欢,设酒烹鸡讲宾主。

可怜秦事已茫然,帝业初期万万年。

犹道祖龙长在世,岂知异姓早三传。

邻里殷勤争饷馈,人情与世无相异。

未信壶中别有天,却讶身游与梦寐。

山花乱眼鸟哀鸣,数日留连喜复惊。

更从洞口寻乡路,逢人欲话疑非情。

异日扁舟欲重顾,水眩山迷红日暮。

后来图画了非真,作志渊明乃晋人。

(0)

剡溪杂咏.阮仙翁宅

再入山中去,烟霞锁翠微。

故乡遗宅在,何日更来归。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