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壁痕云煖不消,午阴花影共林皋。
丹藏亭树无人守,付与县枝雪色猱。
苍壁痕云煖不消,午阴花影共林皋。
丹藏亭树无人守,付与县枝雪色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苍壁痕云煖不消”,以苍壁(可能是山石或墙壁)上的云痕为背景,暗示了自然界的温暖并未完全消散,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静谧的氛围。接着,“午阴花影共林皋”一句,通过午后的阳光下,花影与树林交相辉映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和谐与宁静的意境。
“丹藏亭树无人守”,这里的“丹”可能指的是红色的亭子或树木,诗人用“藏”字形象地表达了这些红色元素在自然中的隐匿状态,仿佛它们融入了周围的环境,与自然融为一体,不再被人为所关注。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付与县枝雪色猱”,将目光转向了更为遥远和神秘的场景——雪色的猴子在县枝(可能是指较高的树枝)上跳跃。这一句通过猴子的活动,将画面从地面提升到空中,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同时也寓意着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和自由自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和谐共生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充满了禅意和哲理。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张璪画古松,往往得神骨。
翠帚扫春风,枯龙戛寒月。
流传画师辈,奇态尽埋没。
纤枝无萧洒,顽干空突兀。
乃悟埃尘心,难状烟霄质。
我去淅阳山,深山看真物。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老夫发墨为白云,忽看一幛千氤氲。
徐卿新堂虚北壁,谁谓不堪持赠君。
青山为母云作子,倒见青山落怀里。
分明七十二芙蓉,汞海卧秋扶不起。
满堂雨气飒欲流,隔帘绿树啼春鸠。
白云在家亲在眼,不倚太行歌远游。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