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筵飞白苧新,莺喉摇曳舞梁尘。
金尊竹叶销长夜,玉笛梅花绽蚤春。
雪照吴门双彩笔,星环越署两朱轮。
朝来共有鸣榔约,一棹能无系水滨。
玳瑁筵飞白苧新,莺喉摇曳舞梁尘。
金尊竹叶销长夜,玉笛梅花绽蚤春。
雪照吴门双彩笔,星环越署两朱轮。
朝来共有鸣榔约,一棹能无系水滨。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三衢的宴饮聚会,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开篇“玳瑁筵飞白苧新”,以珍贵的玳瑁装饰的宴席和新织的白苧布料,营造出高雅的宴会场景。接着,“莺喉摇曳舞梁尘”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宴会上莺鸟的歌声与舞动,仿佛在空中轻盈地飘荡,增添了宴会的欢愉气氛。
“金尊竹叶销长夜,玉笛梅花绽蚤春”两句,通过“金尊”、“竹叶”、“玉笛”、“梅花”等意象,不仅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高雅,还巧妙地将时间与季节的变化融入其中,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美好。
“雪照吴门双彩笔,星环越署两朱轮”则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盛况,用“雪照”、“吴门”、“双彩笔”、“星环”、“越署”、“两朱轮”等词汇,既描绘了宴会的壮观场面,又暗含了文人墨客的才华与地位,体现了宴会不仅是物质的盛宴,更是精神文化的交流与展示。
最后,“朝来共有鸣榔约,一棹能无系水滨”两句,以“鸣榔”(敲击船舷发出声音)和“一棹”(划桨)为意象,预示着第二天清晨,参与者们将乘船离开,留下的是对这次宴会的美好回忆和期待再次相聚的约定。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高雅,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文情怀和自然之美。
乌君之山从西来,拔地万仞青崔嵬。
划然磅礴下江浒,云麓隐隐栖楼台。
上有飞萝罥挂古乔木,下有沧浪万顷青如苔。
红莲绰约泛渚净,绿幕缥缈临湖开。
云烟捲风岛屿没,窗户洗雨冰霜回。
高人自是青云客,日向湖亭赏山色。
昔年走马踏红尘,射杀南山双白额。
今日纶巾羽扇閒,独面清泠饮冰蘖。
壶箭收投胜负空,棋枰罢局机筹息。
延陵公子昔称贤,画手复见今道玄。
有声之画宜诗篇,为子作歌将画传。
北园之东隅,数株桃与李。
上有黄落实,下有罗生绮。
金窗绣户绿珠楼,万草千花矗晴绮。
秀眉窈窕,扬袖中起。手弹箜篌,不见纤指。
一弹寿主君,再弹寿帝子。
愿君日醉千石醴,玉骨童颜鬓垂耳。
杨花雪尽草连空,高楼月转啼鸦起。
山中欲归,可归可迟。暮云在襟袖,亦有重来期。
刘侯好兄弟,斗酒相怡怡。
风流贺监山阴雪,乘船马上青云姿。
忽疑鉴湖日,又似天台时。
琴皋仙,我为云,尔为龙,愿得千里万里长相从。
人生离合谁得知,山中且归为君更唤丹青师,画出尊前一段奇。
玉壶弹琴弹入风雷引,六月凉飙吹酒醒。
忽然霹雳三四声,雨急轩窗色凄凛。
却又为我弹箕山,山中落花人意閒。
松风摵摵度涧水,彷佛?狖啼空岩。
长清短清取次弹,云影荡漾生秋澜。
我为玉壶草数幅,有声无弦弦陆续。
相约扁舟驻华亭,双鬟侍立长眉青。
天台绿萝悬桂树,更携此琴浙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