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恨金笼闭,其如铁锁牢。
侧身燕雪苦,垂趐陇云高。
岂为能言语,番令妒羽毛。
角鹰何猛气,翻掣锦鞲绦。
不恨金笼闭,其如铁锁牢。
侧身燕雪苦,垂趐陇云高。
岂为能言语,番令妒羽毛。
角鹰何猛气,翻掣锦鞲绦。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景明所作的《鹦鹉》,通过对鹦鹉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对它的深深同情和对其才华被束缚的感慨。首句“不恨金笼闭”,看似写鹦鹉不怨恨被囚禁在华丽的笼中,实则暗示了它内心的无奈与不甘。接着,“其如铁锁牢”进一步强调了其境遇的严峻,如同被铁链紧紧束缚。
“侧身燕雪苦,垂翅陇云高”这两句通过比喻,描绘了鹦鹉在笼中的孤独与艰辛,即使像燕子般轻盈,也无法自由飞翔,只能在低垂的翅膀下遥望高远的陇云,流露出对广阔天地的向往。
“岂为能言语,番令妒羽毛”揭示了鹦鹉的聪明才智,它并非仅仅因为能言善辩而招致嫉妒,而是其独特的羽毛,象征着自由与个性,让人羡慕。
最后两句“角鹰何猛气,翻掣锦鞲绦”以角鹰的勇猛形象与鹦鹉形成对比,表达了对鹦鹉命运的惋惜,如果它是一只角鹰,定能振翅翱翔,不受束缚。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鹦鹉的命运表达了对人才被束缚、才能不得施展的感慨,具有一定的社会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