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窗萤火记当年,心折兰陵系酒船。
纵是相逢犹有恨,西风憔悴菊花前。
竹窗萤火记当年,心折兰陵系酒船。
纵是相逢犹有恨,西风憔悴菊花前。
此诗《送徐茂才》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自然景物的融合,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淡淡的离愁别绪。
首句“竹窗萤火记当年”,以竹窗与萤火虫为意象,勾勒出一个温馨而略带怀旧的场景,仿佛在回忆往昔的时光,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萤火虫在竹窗下闪烁,如同记忆中的点点星光,照亮了诗人的心扉,也唤起了对过去岁月的深深怀念。
次句“心折兰陵系酒船”,进一步深化情感,将情感寄托于兰陵的酒船上。兰陵,地名,此处借指友人即将前往的地方,酒船则象征着离别的宴饮。诗人的心被这即将远行的友人所牵动,仿佛连酒船都承载着离愁别绪,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后两句“纵是相逢犹有恨,西风憔悴菊花前”,情感更加深沉。即使将来有机会再次相逢,心中仍会存有遗憾和忧伤。西风起时,菊花凋零,这一景象不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更寓意着离别的哀愁与人生的无常。菊花的憔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同时也暗示了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自然景物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含蓄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动人。
昔年作客,记美人剑士,逢场都有。
烛泪堆槃帘舞雪,薇帐轻红垂斗。
剧孟家边,莫愁村外,恰对铜街口。
为欢并日,底须寒食重九。
今日骑省飘零,兰成憔悴,孤负筝琶手。
拍遍阑干人事换,赢得一场搔首。
归去双溪,重寻三径,麋鹿真吾友。
愁来易醉,慎毋多与之酒。
仆何为者,是东吴愁客,最能击筑。
记得阿奴年少日,曾直高人品目。
甚矣吾衰,时乎不再,二语那堪读。
朱门列戟,此中何限粱肉。幸遇衮衮群公。
怜而召我,共看东篱菊。
我意亦思归去耳,聊葺溪干破屋。
行乞歌场,为佣屠肆,也觅三餐粥。
安能溪刻,矫廉长效孤竹。
醉来阑入,正司空筵上,一群腰鼓。
老子婆娑床上坐,矍铄听歌似虎。
一片西风,千堆画烛,月好清辉苦。
回头往事,青溪旧梦重作。
谢公笑问儿郎,此閒何处,略记隋堤路。
老矣廉颇犹健饭,莫负红么翠羽。
人在当场,曲逢入破,白发休予侮。
新磨幡绰,世惟公等堪语。
履道坊西,独乐园中,朝散沙堤似水。
拥绛帐生徒,青州从事。
唤取鸬鹚杓到,付侍立、清清小童洗。
咬春说饼,满船药玉,几瓯冰蚁。风味。倩谁拟。
似梅瘦春湖,茶香官焙。尽濡甲郫筒,逊伊清绮。
曲部休嘲户小,也浮白、卷波如渴骥。
看泻向、粉盎霜瓷,一色白泱泱地。
瑶妃争取明珠拣。误触金盘倾泻。
万颗玉匀圆,向小墀抛打。
淅淅泠泠敲不了,似阆苑、梨花都谢。寒乍。
迸零钗碎佩,跳遍鸳瓦。
渐觉暗入琼肌,做红酥细粟,不禁春夜。
邻女惯娇憨,戏掬来盈把。
万斛鲛啼盛不定,只逗入、玉娥帘下。轻洒。
怕一色难寻,粉裙绡衩。
元夜年时,记水榭狂游,驿桥閒趁。
梅梢月上,楼檐灯挂,媚蝶闹蛾成阵。
春泥松软,镂十里、凤城鞋印。
小门残火,见多少、澹妆轻粉。
如今独客京华,料还怪我,归期难准。
金钱浪掷,紫姑羞卜,长自盼人书信。晚寒偏嫩。
悄地向、冰蟾低问。清辉何苦,照一宵潘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