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端那有此,千里在胸中。
四蹄雷电去,一顾马群空。
谁能乘此物,超俗驾长风。
逸材归辔勒,岁在执徐同。
笔端那有此,千里在胸中。
四蹄雷电去,一顾马群空。
谁能乘此物,超俗驾长风。
逸材归辔勒,岁在执徐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对画家李伯时所绘《太初所获大宛虎脊天马图》的赞颂之作。诗人首先惊叹于画家笔下的天马形象,认为其神韵生动,仿佛千里之景尽在画中。他描绘了马蹄疾如雷霆,一顾之间,马群皆为之让路的威猛气势,展现了天马超凡脱俗的力量。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这匹天马的崇敬之情,想象有人能驾驭这样的神驹,超越世俗,乘风而行,寓意着自由与超然的精神追求。最后,诗人以“逸材归辔勒”表达对画家技艺的赞赏,同时借“岁在执徐同”暗指画作完成的时间,可能是在农历六月,寓含了对艺术创作与自然节律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赞美天马,既赞扬了画家的技艺,也寄托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理想和对艺术的热爱。
为客久南方,西游更异乡。
江通蜀国远,山闭楚祠荒。
油幕无军事,清猿断客肠。
惟应陪主诺,不费日飞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