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坟垒垒碧山腰,吟社风流迹已消。
日暮谁家作寒食,纸钱灰起隔林飘。
丛坟垒垒碧山腰,吟社风流迹已消。
日暮谁家作寒食,纸钱灰起隔林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又深沉的画面。首句“丛坟垒垒碧山腰”,以“丛坟”与“碧山腰”构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又暗含了人类生命终将归于尘土的哀愁。接着,“吟社风流迹已消”一句,将笔触转向历史与文化,暗示着曾经的文人雅集、风雅聚会已随时间流逝而消失无踪,留下的是对过往辉煌的深深怀念。
“日暮谁家作寒食”则将视角拉回到现实,描绘了一个特定的时间点——黄昏时分,寒食节期间,人们在祭扫先人坟墓的情景。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此期间会进行扫墓、祭祀等活动,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这一句通过“谁家”二字,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仿佛让读者感受到整个社会都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沉浸在哀悼与缅怀之中。
最后一句“纸钱灰起隔林飘”,生动地描绘了祭扫过程中焚烧纸钱的场景。随着纸钱的燃烧,烟雾在林间飘散,既象征着对逝者的思念随风远扬,也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延续。整个画面充满了哀而不伤的情感,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对生命、时间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深刻的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更深刻探讨了生命的意义、时间的流转以及人类情感的复杂性,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彼美司刑士,言辞越幕宾。
斑衣登彩舫,罗袖拥雕轮。
重过千年会,轻捐万壑春。
拂樯风习习,汎楫水鳞鳞。
仰念当朝律,高还治古淳。
嘉猷皆建置,弊法不因循。
食饼无容画,观龙必贵真。
进贤非积累,怀宝免湮沦。
徒步升黄阁,元台出渭滨。
昔年书旧史,今日在严宸。
志士休歌凤,鸿儒罢泣麟。
不愁长待价,祇恐未能仁。
盛世当千士,明公第一人。
词场无大敌,桂苑绝前尘。
雅誉多材艺,雄居要路津。
规为真大器,荐擢易常伦。
绀发年方壮,清光日向亲。
横飞朝鼎鼐,跬步职丝纶。
学问功无愧,经纶志必伸。
善将兼海内,泽可下天民。
既得风云便,应为柱石臣。
已知材似杞,惟贵寿如椿。
猥似卑凡质,同居晏粲辰。
问年虽鲁卫,语士乃齐秦。
敢谓苗堪揠,惟知竹有筠。
毛公方喜檄,原宪不忧贫。
春至宁栽柳,秋来未忆莼。
况逢春眼见,何虑白头新。
戮力尊贤轨,虚怀慕德邻。
愿言登左右,无或弃轮囷。
《送越州佥判徐状元赴阙》【宋·华镇】彼美司刑士,言辞越幕宾。斑衣登彩舫,罗袖拥雕轮。重过千年会,轻捐万壑春。拂樯风习习,汎楫水鳞鳞。仰念当朝律,高还治古淳。嘉猷皆建置,弊法不因循。食饼无容画,观龙必贵真。进贤非积累,怀宝免湮沦。徒步升黄阁,元台出渭滨。昔年书旧史,今日在严宸。志士休歌凤,鸿儒罢泣麟。不愁长待价,祇恐未能仁。盛世当千士,明公第一人。词场无大敌,桂苑绝前尘。雅誉多材艺,雄居要路津。规为真大器,荐擢易常伦。绀发年方壮,清光日向亲。横飞朝鼎鼐,跬步职丝纶。学问功无愧,经纶志必伸。善将兼海内,泽可下天民。既得风云便,应为柱石臣。已知材似杞,惟贵寿如椿。猥似卑凡质,同居晏粲辰。问年虽鲁卫,语士乃齐秦。敢谓苗堪揠,惟知竹有筠。毛公方喜檄,原宪不忧贫。春至宁栽柳,秋来未忆莼。况逢春眼见,何虑白头新。戮力尊贤轨,虚怀慕德邻。愿言登左右,无或弃轮囷。
https://shici.929r.com/shici/Nx2UIJUmsF.html
幽寻兰若已多欢,更踏崇山望远山。
高阁路馀心未惬,秀岩目尽兴初还。
陇云凝素晴犹阔,篱菊分金暖尚悭。
飞盖不须容易去,且偷閒暇笑谈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