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泊京口闻李本宁观察未莅武林因留书候吏赋此见怀》
《泊京口闻李本宁观察未莅武林因留书候吏赋此见怀》全文
明 / 张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西风病客拥归航,落日怀人一水长。

把笔尚闻歌蜀道,观涛何日汎钱塘。

冰衔久辍文章伯,鼎席遥虚政事堂。

见说玄都桃未种,春风日日待刘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泊舟京口时,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首联“西风病客拥归航,落日怀人一水长”以秋风、落日为背景,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念。诗人独自在归途中,心中满是对友人的牵挂,这份情感通过“一水长”的景物描写得以细腻展现。

颔联“把笔尚闻歌蜀道,观涛何日汎钱塘”转而表达对友人过往经历的回忆与期待。诗人想象着友人在蜀道上的歌声,以及未来共赏钱塘江潮的情景,充满了对相聚时刻的憧憬。

颈联“冰衔久辍文章伯,鼎席遥虚政事堂”则表达了对友人才华与政治地位的敬仰。友人曾是文坛领袖和政界要员,但如今似乎有所退隐,这既是对友人过去辉煌的回顾,也暗含对其未来的关切与期待。

尾联“见说玄都桃未种,春风日日待刘郎”以玄都观的桃树未开喻指友人未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早日到来的殷切期盼。同时,“春风日日待刘郎”借用刘禹锡《玄都观桃花》中的典故,寓意着诗人对友人如春风般温暖的等待与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思念与热切期盼,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才华与成就的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张萱

张萱
朝代:明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猜你喜欢

不忧死四首·其三

吾病不忧死,本愿终不移。

修供从今始,龙天鉴在兹。

(0)

五月一日申刻睡起有感

闭门睡足申初起,峰转斜阳到竹扉。

万里干戈馀此日,五年江海待忘机。

黄叶不教流水去,白云终向故山归。

独怜跋涉同行者,失我三人泪满衣。

(0)

将还庐山留别社中诸子二首·其一

孤屿寒暄不记年,蜃楼海市几推迁。

片帆且趁东风便,老眼回看穗石偏。

春燕任教巢旧屋,山池重见长新莲。

人间聚散何曾定,雪夜还应待剡川。

(0)

又示各山

损己何曾遂利人,蹉跎七十可怜春。

足知尘世无成事,应惜云林暂住身。

万古江河犹往复,当时观听自疏亲。

迢迢空劫谁为主,莫逐生缘滥夙因。

(0)

秋兴八首·其二

皇图北极彩云边,旧事伤心在目前。

万里公车催朔雪,午门紫气望尧天。

孤城群盗方三日,许国元勋限五年。

金碗玉鱼千古恨,何堪鼙鼓入林泉。

(0)

退院诗十四首·其十四

休随流俗负初心,生死何曾两不侵。

未举青莲应解语,空教黄叶误知音。

龙蛇易辨当机眼,水乳难忘薄曙襟。

今日始知前日过,庐山秖有此山深。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