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烟霞洞二章·其一》
《烟霞洞二章·其一》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天斧搜厓出秘魔,雷驱前部六丁呵。

旃檀烟紫真香袅,菡萏心青古魄罗。

地上飞尸云茁角,潭阴愁雨日回戈。

文殊不说无生法,消蚀元精近已多。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烟霞洞的神秘与壮丽景象,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和玄妙的哲学意味。

首句“天斧搜厓出秘魔”,以“天斧”象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搜寻崖壁,揭示出隐藏于自然之中的神秘力量——“秘魔”。这既是对烟霞洞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暗含着对洞中可能蕴含的超自然力量的敬畏。

“雷驱前部六丁呵”一句,运用神话传说中的“六丁神将”被雷声驱使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烟霞洞的神秘氛围。这里的“六丁”不仅代表了守护的力量,也暗示了洞中可能存在的某种超自然秩序或力量。

接下来,“旃檀烟紫真香袅,菡萏心青古魄罗”两句,通过视觉和嗅觉的双重描写,展现了烟霞洞内独特的气息和景致。旃檀烟紫,仿佛是佛教中的圣洁之气;而“真香袅”则暗示着洞中弥漫着一种纯净、神圣的气息。菡萏心青,象征着洞内生命的活力与生机,而“古魄罗”则可能指代洞中古老而深邃的灵魂或精神力量。

“地上飞尸云茁角,潭阴愁雨日回戈”两句,通过奇特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充满动态感的画面。地上飞尸,云中茁长的角,以及潭水深处的愁雨,与日光的回转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想象力,也暗示了洞中可能存在的某种超自然现象或力量。

最后,“文殊不说无生法,消蚀元精近已多”两句,引用了佛教中的文殊菩萨,以及“无生法”的概念,表达了对洞中可能蕴含的智慧和真理的探索。同时,“消蚀元精”可能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流逝,洞中原本蕴含的原始生命力或精神力量正在逐渐减弱,这也引发了对生命、时间与永恒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烟霞洞神秘景象的描绘,融合了自然景观、宗教信仰、哲学思考等多个层面的内容,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神秘之力以及生命本质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天池

立石如云不待鞭,兀临池水看青天。

下潜灵物疑无底,傍溉山畦似有年。

刺水翠苗霜后在,舞风珠树月中悬。

太湖万顷应凡浊,閟此泓渟一勺泉。

(0)

黄子久山水二首·其一

小黠大痴谁复然,画山画水亦随缘。

悬崖绝谷喷流泉,此中即是安养地,九品莲华光烛天。

(0)

登多景楼怀唯心上人

凭高望不极,多景复多愁。

落日随天转,空江入海流。

渔樵何处老,兵甲几时休。

却忆唯心叟,题诗在上头。

(0)

题郭行简照磨所有具庆堂诗十六韵

上国疏恩重,高堂衍庆新。

世当清化日,家有白头亲。

绮席团圞处,朱门富贵春。

儿孙纷满眼,夫妇敬如宾。

偕老期千载,生年并八旬。

阃仪仍肃肃,庭训尚谆谆。

食举齐眉案,花簪折角巾。

贤郎登仕版,硕德动朝绅。

盛事谐占凤,佳辰纪绂麟。

同称寿觞满,联舞綵衣频。

斸雪供青笋,开冰出锦鳞。

孝心应尽力,禄养必殊伦。

自古称三乐,于今复几人。

芬芳流简册,光彩照乡邻。

京兆看前辈,汾阳恐后身。

明年两封爵,颁诰下枫宸。

(0)

竹下泊舟图

涓涓多近水,拂拂欲宜山。

吁嗟此君子,何地不容閒。

(0)

题湖山十景·其六松岭早行

松林曙色未全分,半入青山半入云。

落叶钟声何处寺,行人疑在梦中闻。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