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吾里桃花之盛不减武陵独东院一株色白而多叶跗萼皆碧世谓之碧桃主僧回公折以相赠置几砚间萧然有出尘之想因赋鄙句》
《吾里桃花之盛不减武陵独东院一株色白而多叶跗萼皆碧世谓之碧桃主僧回公折以相赠置几砚间萧然有出尘之想因赋鄙句》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不作寻常好面皮,刘郎去后弄妆迟。

唤回浓睡春方好,洗退残红晚更宜。

薝卜有香陪冷艳,酴醾无力斗丰肌。

最怜月下朦胧影,定起山僧莫皱眉。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桃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诗中将桃花比喻为“寻常好面皮”,却在刘郎(可能指诗人或访客)离去后才开始“弄妆”,暗示了桃花在无人欣赏时的自守与静美。接着,“唤回浓睡”和“洗退残红”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桃花在春日清晨的清新与生机,仿佛唤醒了沉睡的大地,洗去了冬日的残余。

“薝卜有香陪冷艳,酴醾无力斗丰肌”则通过对比,进一步赞美了桃花的独特魅力。薝卜(一种花卉)的香气与桃花的冷艳相得益彰,而酴醾(另一种花卉)虽丰腴却无法与桃花的风姿媲美。这两句不仅突出了桃花的香气与形态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不同花卉之间微妙关系的观察与欣赏。

最后,“最怜月下朦胧影,定起山僧莫皱眉”表达了诗人对桃花月下朦胧之美的深深喜爱,希望山僧(可能象征着世俗的束缚)看到这美景时能放下烦恼,不再皱眉。这一句不仅深化了对桃花美的赞叹,也寄托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桃花的自然之美及其对诗人情感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柳洲亭

亭空萦败柳,无复旧长条。

水定鱼潜乐,风微鹭屡飘。

采菱人唤渡,沽酒客横桡。

总向湖山里,烟波送寂寥。

(0)

微爽·其一

微爽遥山送雨馀,畏炎人意较前舒。

候符岁序嗟如驶,德信农功惄切予。

五日占期洵已迫,半年慰望恐成虚。

近西傍晚无云作,瞪目频劳忘所如。

(0)

和参寥见寄

黄楼南畔马台东,云月娟娟正点空。

欲共幽人洗笔砚,要传流水入丝桐。

且随侍者寻西谷,莫学山僧老祝融。

待我西湖借君去,一杯汤饼泼油葱。

(0)

西阁夜

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

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

击柝可怜子,无衣何处村。

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

(0)

失题三首·其三

公子只应见画,此中我独知津。

写到水穷天杪,定非尘土间人。

(0)

清平乐·其三

烟深水阔,音信无由达。

惟有碧天云外月,偏照悬悬离别。

尽日感事伤怀,愁眉似锁难开。

夜夜长留半被,待君魂梦归来。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