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路西田舍示虞孙小诗二十四首·其二十四》
《路西田舍示虞孙小诗二十四首·其二十四》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水已平堤柳已线,洞房犹记锁婵娟。

彩云易散春常在,啼鸟留人尚可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意境。首句“水已平堤柳已线”,以平水和垂柳的形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而清新的春日景象,水面上波光粼粼,柳条轻拂水面,仿佛是大自然的笔触在描绘着春天的画卷。

接着,“洞房犹记锁婵娟”一句,转而表达了一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洞房,此处可能指的是一处静谧的居所或回忆中的某个特定场景,婵娟则常用来形容月亮或美好的女子,这里暗示着某种美好但已被时间锁住的记忆。这一句通过对比现实与记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彩云易散春常在”一句,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与永恒的春景相对比,彩云象征着短暂的美好,而春常在则强调了季节的循环与生命的延续性。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时光,因为即使美好如彩云般易逝,春天(象征新生与希望)总是在那里等待着再次来临。

最后一句“啼鸟留人尚可怜”,通过啼鸣的鸟儿来表达一种挽留的情感。鸟儿的啼叫,既是自然界的声音,也可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这句诗传达了一种温柔而略带忧伤的情绪,似乎在说,即使是自然界的生灵,也在以它们的方式试图留住时间,留住那些珍贵的瞬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生命循环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送萧汉冲太史册封秦藩

银潢百二旧河山,玺绶新恩侍从颁。

日映丹泥分汉阙,天浮紫气度秦关。

逢秋露下仙人掌,望岳莲开玉女鬟。

自是凤凰池上客,错疑萧史驻云间。

(0)

闰九月朔日姜民部养冲邀登黄楼夜饮

风露严城欲暮秋,重关灯火上黄楼。

山邀夜色当杯入,云拥河声抱槛流。

片石长留苏子赋,荒原不散楚人愁。

论文况是登高日,藉甚逢君自胜游。

(0)

病中朱廷平可大携谈易王生见过书怀

宣室情知久荷恩,旅愁无奈泥芳荪。

十年玉署尘心冷,一片青山素业存。

病里风云天北阙,春来花树鲁东门。

欲知朝市浮沈理,季主长安好共论。

(0)

送张洪阳年兄上南少司成二首·其二

离合相看一怆神,百年宠辱梦中身。

无将建业秋江水,不及长安绮陌尘。

天畔文星珠斗近,座中时雨绛帷春。

应知煖席无多暇,乂奉徵书入紫宸。

(0)

木芙蓉

一本芙蓉树,三秋觅地栽。

尚逢南客问,果向北亭开。

色落仙人掌,香浮太乙杯。

可怜霜夜月,华艳满池台。

(0)

漫题

安东通汉节,消息久茫茫。

事异降疏勒,名殊受越裳。

先朝多典故,属国有彝章。

何太苍黄甚,为谋但可伤。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