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受三牲养,俄惊两鬓霜。
悲生慈竹径,尘掩寿萱堂。
阿母书来速,仙翁谱系长。
传家孤凤在,恩重水曹郎。
未受三牲养,俄惊两鬓霜。
悲生慈竹径,尘掩寿萱堂。
阿母书来速,仙翁谱系长。
传家孤凤在,恩重水曹郎。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程敏政为族兄程敏恭及其夫人方氏所作的挽诗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逝者早逝的哀痛和对家族亲情的怀念。"未受三牲养"暗示了族兄未能充分享受天年,"俄惊两鬓霜"则描绘了他去世时的突然和年华老去。"悲生慈竹径,尘掩寿萱堂"通过"慈竹"和"寿萱"这两个象征长寿和慈爱的意象,描绘了家庭的哀悼氛围,以及庭院的荒凉。"阿母书来速"可能指的是收到族嫂的信件,传递着悲伤的信息,"仙翁谱系长"则暗示家族历史的延续。最后两句"传家孤凤在,恩重水曹郎"以"孤凤"比喻族兄,表达了他的美德和家族的期望,"水曹郎"可能是他的官职,这里强调了他的恩德之深。整体上,这是一首深情而哀婉的挽诗,寄托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深哀思和对家族传统的尊重。
自公山中去,五醉黄金花。
光明照屋庐,母子双鬓华。
口不名一钱,意将饭胡麻。
天人岂不韪,用舍各有差。
胸中五色石,无补山水涯。
譬如九鼎重,以国不以家。
寄声谢东海,多多寿流霞。
明年凤池日,相近当无哗。
饥鼠方吟屋,飞蚊已噆肤。
稍虚灯火读,径作壁鱼枯。
辟户从风入,移床就月铺。
晓钟残暑破,依约在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