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顿起考试徐沂举人见寄二首·其一》
《次韵顿起考试徐沂举人见寄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齐楚诸生俨鞸绅,人人愿得出君门。

衔枚勇锐惊初合,弃甲须臾讶许奔。

细读未辞灯损目,久留终厌棘为藩。

定应亲刈翘中楚,把卷喧呼半夜言。

(0)
注释
俨:整齐的样子。
鞸绅:古代士人的服装,指整齐的衣着。
衔枚:古代行军时口中含枚以防止喧哗。
讶许奔:惊讶于有人突然逃跑。
棘为藩:棘象征困难,比喻繁杂琐碎的工作如同篱笆。
翘中楚:楚地的稻田,代指农耕生活。
把卷:拿着书卷。
喧呼:大声讨论。
翻译
齐楚的学生们衣冠整齐,每个人都渴望能出仕朝廷。
他们口中含枚,勇猛精进,初次交锋就让人惊讶;片刻间丢弃铠甲,竟有人开始逃跑。
在灯光下仔细研读,眼睛虽有损伤也在所不惜,但时间久了,终究对棘刺般的繁琐事务感到厌倦。
他们确信,只有亲手在楚地的稻田中劳作,才能真正理解,深夜时分还会围坐读书,热烈讨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次韵顿起考试徐沂举人见寄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人以考试场景为背景,描绘了士子们参加科举考试时的紧张与期待。"齐楚诸生俨鞸绅",形象地写出学子们穿着整齐,严肃认真,准备充分。他们渴望通过考试,"人人愿得出君门",表达了对出仕的热切愿望。

"衔枚勇锐惊初合",运用比喻,形容学子们在考试开始时的紧张和决心,如同衔枚疾行的士兵,显示出他们的勇气和锐气。然而,"弃甲须臾讶许奔",则暗示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瞬间紧张和慌乱,有人可能因一时困难而放弃。

"细读未辞灯损目",描述学子们为了应对考试,夜以继日地苦读,不惜牺牲视力。"久留终厌棘为藩",则表达长时间的备考让人感到疲惫,仿佛被棘刺围绕,难以摆脱。

最后两句"定应亲刈翘中楚,把卷喧呼半夜言",预想考试结束后,那些脱颖而出的学子们欢庆胜利,深夜还在讨论学问,充满激情与喜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考试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学子们追求功名的艰辛与热情,以及考试带来的紧张与期待。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照君辞

昭君停车泪暂止,为把功名奏天子。
静得胡尘唯妾身,汉家文武合羞死。

(0)

呈寇公二首

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
不知织女萤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

(0)

奉和圣制寒食五七言二首

垣禁申严日,余萌尽达初。
踏青游骑远,浮枣禊波舒。
饧市喧箫吹,鸡场隘酒车。
俗康春更乐,绮榭焕晴虚。

(0)

和毛秀才江墅幽居好十首

江墅幽居好,南塘枕野亭。
菰蒲颤风绿,菱荇盖波清。
系苇一鱼艇,翘烟双雪翎。
相携二三叟,扶醉不曾醒。

(0)

城南五题其三·贵侯园

名园虽是属侯家,任客闲游到日斜。
富贵位高无暇出,生人空看折来花。

(0)

鲁從事清晖阁

庾郎真好事,溪阁斩新开。
水石精神出,江山气色来。
疏烟分鹭立,远霭见帆回。
公退资清兴,闲吟倚槛裁。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