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心无事,幽居日觉长。
明窗与净几,扫地更焚香。
秋色已如此,浮云怪底忙。
吟成聊抱膝,世路付亡羊。
静坐心无事,幽居日觉长。
明窗与净几,扫地更焚香。
秋色已如此,浮云怪底忙。
吟成聊抱膝,世路付亡羊。
这首诗名为《感遇(其十)》,是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静坐幽居的生活状态,心境平和,远离尘嚣。通过“静坐心无事,幽居日觉长”两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事物的超脱。接下来,“明窗与净几,扫地更焚香”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雅与诗人的生活情趣。
“秋色已如此,浮云怪底忙”两句,诗人以自然界的秋色与浮云的忙碌形成对比,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世事纷扰的感慨。最后,“吟成聊抱膝,世路付亡羊”则是诗人面对复杂世事的态度,选择以诗歌寄托情感,将世间的烦恼置之度外,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统一的追求。
下车先访俗,期减月桩银。
廉使旧知己,长官贤过人。
吏稀中路接,山密道家邻。
县谱传无用,祇将琴谱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