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金华山》
《望金华山》全文
清 / 朱应庚   形式: 古风

双龙洞前青斑斓,夜半空林招白鹇。

赤松一去不复还,涧中怪石横榛菅。

山云堕地秋如水,落日苍茫几千里。

浩浩山中高卧人,悠悠道上远游子。

破衣赤足一顽仙,门前老桧三千年。

白羊倏忽不知处,菖蒲花发月婵娟。

荒岩日落秋风早,游情历历东阳道。

紫芝如掌尚可餐,何用沧波访三岛。

(0)
鉴赏

这首清代朱应庚的《望金华山》描绘了一幅深邃而神秘的山中景象。首句“双龙洞前青斑斓”,以生动的色彩描绘出洞口的翠绿,引人入胜。次句“夜半空林招白鹇”,夜晚的森林仿佛在召唤着白鹇鸟,增添了静谧与生机。

“赤松一去不复还”暗含了对仙踪的追寻,而“涧中怪石横榛菅”则展现出山涧的奇特地貌,增添了神秘感。接下来,“山云堕地秋如水”运用比喻,形容山间云雾低垂,如同秋水般清澈。

“落日苍茫几千里”描绘了夕阳余晖下的壮丽景色,而“浩浩山中高卧人,悠悠道上远游子”则寓言了隐士和游子的两种人生状态,富有哲理。诗人自比为“破衣赤足一顽仙”,形象独特,门前的老桧树象征着岁月的沧桑。

“白羊倏忽不知处,菖蒲花发月婵娟”描绘了山中的奇幻景象,白羊消失无踪,菖蒲花开映月,画面优美。最后两句“荒岩日落秋风早,游情历历东阳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金华山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山水之美,又蕴含哲理,体现了朱应庚清雅脱俗的诗风。

作者介绍

朱应庚
朝代:清   字:恢元   号:菊坡   籍贯:湘乡

诸生。有《菊坡诗稿》
猜你喜欢

和张时可景灵宫即事及暂归南湖二诗·其二

南湖风月想经行,隐兴常多薄宦情。

辇毂只今烦佐治,僮奴休复事欢迎。

人如仲举舆增重,客为相如座尽倾。

咫尺不妨时问道,病馀已觉此身轻。

(0)

报慈山门

翠屏一匝梵王城,白练两条功德水。

百鸟争巢高树枝,似闻佛法心欢喜。

(0)

蓦山溪·其三三用韵

蓬蓬窣窣,睡梦惊回早。

谁为散天花,遍人间,夜深分晓。

虚空幻出,富贵照乾坤,琼万顷,玉千株,莫道壶天杳。

平明三尺,不拣江南道。

只怕不坚牢,被天工、小儿翻倒。

凝冰泮水,世态总无凭,明日事,昨朝人,谁丑还谁好。

(0)

玉漏迟.和何君元寿梅

问春先开未,江南野水,得春初小。

独殿群芳,却道花前开早。

长苦冰霜压尽,更说甚、风标清窈。些子好。

孤香冷艳,有谁知道。

年年吹落还开,听画角楼头,送他昏晓。

何处玉堂,满地苍苔不扫。

谁是肝肠铁石,与共说、岁寒怀抱。花未老。

无奈酒阑情好。

(0)

和南山弟虎图行

高堂突兀生崇冈,于菟眼电牙磨霜。

古言市虎人不信,谁信挟一来座傍。

众犬僵仆儿辈走,猛士腰弩成蹶张。

老翁卒见亦惊怪,便欲骑取参西皇。

乾坤戾气产尤物,谁为驱雷入神笔。

古树萧萧风刁刁,阴崖幽幽云墨墨。

横行屃赑不畏人,弄子庭除成穴窟。

蓝田饮羽惊夜行,今乃捋须当白日。

画图画虎心自知,触目或疑犹喘息。

世间多少涪村民,毛爪未完心已易。

(0)

挽袁安人徐氏

政自伤悲叹纬嫠,可堪重赋柏舟诗。

鸠怜只影营巢瘁,乌喜孤雏返哺慈。

半世苦心生自媚,百年贞节死方知。

曼曼世路成孤愤,惭愧山前读墓碑。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