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旅怀》
《旅怀》全文
明 / 刘宗周   形式: 七言律诗

春深无柳不垂堤,扑簌征衫落燕泥。

一水遥飞淮海阔,千山暮合楚云低。

天涯姊弟怜多病,客子江湖路自迷。

何事两牵家国恨,悠悠萍水叹仳离。

(0)
鉴赏

这首《旅怀》由明代诗人刘宗周所作,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复杂情感与对家国的深切忧虑。

首联“春深无柳不垂堤,扑簌征衫落燕泥”以春天的景象开篇,柳树垂堤,燕子在空中飞舞,却也暗示着诗人行装(征衫)上的尘土与疲惫,以及旅途中的孤独与艰辛。

颔联“一水遥飞淮海阔,千山暮合楚云低”进一步扩展了视野,通过“一水”与“千山”的对比,展现了辽阔的自然景观,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广阔与旅途的漫长。淮海的广阔与楚云的低沉,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未知的恐惧。

颈联“天涯姊弟怜多病,客子江湖路自迷”将情感聚焦于诗人自身及其家人。天涯孤苦的兄弟姐妹因疾病而相怜,而诗人自己则在江湖的旅途中迷失方向,表达了对亲人健康和自身处境的担忧,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尾联“何事两牵家国恨,悠悠萍水叹仳离”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将个人的困顿与家国之恨联系在一起,感叹如同浮萍般的生活,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交织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分离与孤独的感慨。

整体而言,《旅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旅行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思考,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以及对家国情怀的深切表达。

作者介绍
刘宗周

刘宗周
朝代:明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猜你喜欢

浪淘沙·其二

才得话绸缪。又说离愁。匆匆携手下红楼。

眼底泪珠都滴尽,莫唱伊州。兰桨逐东流。

帆影悠悠。江花江草见凝眸。

最是无情风与水,惯送行舟。

(0)

昼夜乐.夏思

别来不道流华换。火云飞、南风扇。

抛他水阁幽欢,博得炎途离怨。万水千山迢迢远。

难与你题诗罗扇。多少好风情,付异乡莺燕。

浮瓜沉李冰盘献。未同尝、怎生咽。

晚来试着轻衫,还是绿窗针线。墙外枣花黄纂纂。

更忆着、手中金钏。懒去揭纱橱,任斗横星乱。

(0)

点绛唇·其二忆情

忆昔芳时,花间曾绾同心结。飞飞蝴蝶。

细草轻烟抹。何事而今,楼迥人难接。愁千叠。

玉钗敲折。一枕残更月。

(0)

南乡子.闺晓

小婢弄香奁。宫饼笼中几个添。

细雨如尘人乍醒,纤纤。榆荚缒墙水半淹。

晓漏报琼签。鹦鹉惊寒促下帘。

愁锁眉峰慵对镜,厌厌。空说吴娘笑是盐。

(0)

王孟端枯木竹石·其一

九龙山人已仙去,空有灵迹留人间。

到处若无鬼神护,云气何以时往还。

(0)

倦寻芳.偕俭才、湘渔游湖上竹素园

绛扉半掩,红板斜欹,深院人静。

碎玉鸣琴,暗水自流花径。

紫藤开,绯桃谢,阑珊芳事无多剩。

奈何春,问归来燕子,可能重省。

记那日、来台饮渌,绣幕围香,何限风景。

树底栏干,时有步尘鬟影。

罗袂已随蝴蝶化,画廊忍得蘼芜冷。

罢登临,渐消磨,少年游兴。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