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舷鸣两桨,日暮芳洲路。
泛泛风波鸟,双双弄纹羽。
爱之欲移舟,渐近还飞去。
画舷鸣两桨,日暮芳洲路。
泛泛风波鸟,双双弄纹羽。
爱之欲移舟,渐近还飞去。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游龙门分题十五首(其十三)鸳鸯》。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傍晚时分在水面上泛舟的场景。"画舷鸣两桨"形象地刻画了船行时的轻快节奏和水上生活的动感,"日暮芳洲路"则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夕阳映照下的洲渚更显宁静而美好。
"泛泛风波鸟,双双弄纹羽",诗人将鸳鸯比喻为在波光粼粼的水面翩翩起舞的鸟儿,它们成双成对,互相嬉戏,羽毛在水中划出美丽的纹理,生动展现了鸳鸯的和谐与爱情象征。"爱之欲移舟"表达了诗人对鸳鸯的喜爱,想要靠近欣赏,然而"渐近还飞去"又暗示了鸳鸯的警觉和自然习性,使得画面富有动态感。
整首诗以鸳鸯为载体,寓情于景,既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讲舍数楹,高居圣湖,紧傍孤山趾。
登小楼、一望众峰低。扑帘旌无边苍翠,柳乍稊。
吾来纵寻春色,沙堤十里垂杨里。
俄菊径添黄,桐阴减绿,秋光清丽如此。
喜故人三两共尊罍。直坐到南屏暮钟催。
便算秋来,雅集俞楼,遂成韵事。噫。君试思之。
此楼于我蘧庐耳。天地吾逆旅,楼中人更如寄。
任李赵张王,殷翁柳老,推排递向楼头倚。
吾坐拥皋比,于兹十载,行云流水而已。
仿庾楼姓氏此留题。又只恐徒贻后人嗤。
启争端、谢墩何异。平生空洞无物,万事皆游戏。
即如吴下荒园一曲,亦与邮亭等视。
刻舟求剑岂非痴,到秋风、且来同醉。
《哨遍》【清·俞樾】讲舍数楹,高居圣湖,紧傍孤山趾。登小楼、一望众峰低。扑帘旌无边苍翠,柳乍稊。吾来纵寻春色,沙堤十里垂杨里。俄菊径添黄,桐阴减绿,秋光清丽如此。喜故人三两共尊罍。直坐到南屏暮钟催。便算秋来,雅集俞楼,遂成韵事。噫。君试思之。此楼于我蘧庐耳。天地吾逆旅,楼中人更如寄。任李赵张王,殷翁柳老,推排递向楼头倚。吾坐拥皋比,于兹十载,行云流水而已。仿庾楼姓氏此留题。又只恐徒贻后人嗤。启争端、谢墩何异。平生空洞无物,万事皆游戏。即如吴下荒园一曲,亦与邮亭等视。刻舟求剑岂非痴,到秋风、且来同醉。
https://shici.929r.com/shici/8LA2Xkt461.html
星桥未琐,火树仍放,风光清绮。
浑不散、游童白马,杂沓笙箫阗宝砌。
香奁畔、又夜情思整,笑看兰缸结蕊。
渐耿耿、金波万顷,一派天街似水。
昨夜孤负无眠意。枉费尽、描朱刷翠。
问天上、素娥因甚,杳若秦楼嬴女吹。
倚桂树、盼广寒车骑。
无质雾迷三里,元宵夜、一钩残月,仄在碧云堆里。
幸值今宵,重轮现、泰阶重履。
只邹枚渐老,何日宸游陪侍。趁良夜、向春城醉。
醉语如花伎。叹光景、好处难圆,月也与人无二。
略彴东头,有蟹舍、斜连荻市。
追凉处、田夫说饼,风情靡靡。
馎饦溜匙姜韭滑,餦餭胶口椒橙美。
更传闻、樱笋贱如泥,今年里。叉手舞,揎拳起。
缸面酒,长腰米。想大官厨味,不过如此。
老我田园河射角,笑他宦仕车生耳。
滆湖风,刚趁此时来,欣然喜。
客里无憀,瞥见处、绣帘斜轴。
恰暮雨潇潇,低唱伤心人曲。
相逢却扇,板桥西、数枝春竹。
正笼中鹦鹉,叫醒一窝红玉。
携上吴装,一声欸乃,碧天如沐。
爱香藕花轻,偏打向船窗簌簌。
娇歌妙舞,明眸曼睩。记昨宵、水色半城都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