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蕙兰芳引.洗钵池中有赠》
《蕙兰芳引.洗钵池中有赠》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蕙兰芳引

客里无憀,瞥见处、绣帘斜轴。

恰暮雨潇潇,低唱伤心人曲。

相逢却扇,板桥西、数枝春竹。

正笼中鹦鹉,叫醒一窝红玉。

携上吴装,一声欸乃,碧天如沐。

爱香藕花轻,偏打向船窗簌簌。

娇歌妙舞,明眸曼睩。记昨宵、水色半城都绿。

(0)
鉴赏

这首《蕙兰芳引》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意境的画面。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客居异乡的孤独与偶遇的美好瞬间。

“客里无憀”,开篇便点出词人的孤独与无聊,身处异乡的寂寞感油然而生。“瞥见处、绣帘斜轴”,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偶然的相遇如同一抹亮色,点亮了词人心中的孤寂。接着,“恰暮雨潇潇,低唱伤心人曲”,通过自然景象的渲染,营造出一种哀愁的氛围,与人物的情感相呼应。

“相逢却扇,板桥西、数枝春竹”,这一句描绘了相遇的场景,春竹的生机勃勃与人物的相遇形成对比,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希望。“正笼中鹦鹉,叫醒一窝红玉”,鹦鹉的叫声打破了宁静,仿佛是命运的安排,唤醒了心中的美好。

接下来,“携上吴装,一声欸乃,碧天如沐”,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和声音的描写,展现了人物的愉悦与放松,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洗涤了一遍。“爱香藕花轻,偏打向船窗簌簌”,这一细节描绘了人物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惬意。

最后,“娇歌妙舞,明眸曼睩。记昨宵、水色半城都绿”,通过歌声、舞蹈、眼神的描绘,展现了人物的活力与魅力,同时也暗示了夜晚的美丽景色,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词人在异乡遇到美好瞬间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孤独与哀愁,也有惊喜与欢愉,充满了生活的哲理与美感。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上黄端明寿诗以伫期三入后一品见玄孙为韵·其七

温旨再褒荣,王人就咨谂。

早晚诏公归,馀波润群品。

(0)

温泉·其二

太朴一已散,人伪日滋彰。

持彼炎凉态,指目为温汤。

(0)

温泉·其四

怀哉经始心,与世共游赏。

为语往来人,莫起骊山想。

(0)

句·其二

留船买鱼作寒节。

(0)

扇子诗·其十一

东海夜潮舂枕,西湖晓雪窥窗。

香佩幽兰开国,褐衣明月迷邦。

(0)

扇子诗·其十六

冷热衰盾之日,清和夷惠之风。

天运自有常度,世态人情不同。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