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里无憀,瞥见处、绣帘斜轴。
恰暮雨潇潇,低唱伤心人曲。
相逢却扇,板桥西、数枝春竹。
正笼中鹦鹉,叫醒一窝红玉。
携上吴装,一声欸乃,碧天如沐。
爱香藕花轻,偏打向船窗簌簌。
娇歌妙舞,明眸曼睩。记昨宵、水色半城都绿。
客里无憀,瞥见处、绣帘斜轴。
恰暮雨潇潇,低唱伤心人曲。
相逢却扇,板桥西、数枝春竹。
正笼中鹦鹉,叫醒一窝红玉。
携上吴装,一声欸乃,碧天如沐。
爱香藕花轻,偏打向船窗簌簌。
娇歌妙舞,明眸曼睩。记昨宵、水色半城都绿。
这首《蕙兰芳引》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意境的画面。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客居异乡的孤独与偶遇的美好瞬间。
“客里无憀”,开篇便点出词人的孤独与无聊,身处异乡的寂寞感油然而生。“瞥见处、绣帘斜轴”,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偶然的相遇如同一抹亮色,点亮了词人心中的孤寂。接着,“恰暮雨潇潇,低唱伤心人曲”,通过自然景象的渲染,营造出一种哀愁的氛围,与人物的情感相呼应。
“相逢却扇,板桥西、数枝春竹”,这一句描绘了相遇的场景,春竹的生机勃勃与人物的相遇形成对比,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希望。“正笼中鹦鹉,叫醒一窝红玉”,鹦鹉的叫声打破了宁静,仿佛是命运的安排,唤醒了心中的美好。
接下来,“携上吴装,一声欸乃,碧天如沐”,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和声音的描写,展现了人物的愉悦与放松,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洗涤了一遍。“爱香藕花轻,偏打向船窗簌簌”,这一细节描绘了人物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惬意。
最后,“娇歌妙舞,明眸曼睩。记昨宵、水色半城都绿”,通过歌声、舞蹈、眼神的描绘,展现了人物的活力与魅力,同时也暗示了夜晚的美丽景色,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词人在异乡遇到美好瞬间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孤独与哀愁,也有惊喜与欢愉,充满了生活的哲理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