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陌接游宫,温波澈鉴空。
适来参水月,过去悟幡风。
楼阁化城似,山林太古同。
灯窗清燕夕,书史足研穷。
广陌接游宫,温波澈鉴空。
适来参水月,过去悟幡风。
楼阁化城似,山林太古同。
灯窗清燕夕,书史足研穷。
这首诗描绘了汤泉行宫的景象与氛围,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广陌接游宫”,以开阔的路径连接着游玩的宫殿,营造出一种宏大的空间感和游赏的愉悦。接着,“温波澈鉴空”一句,通过温润的水面映照天空,展现了水的清澈与宁静,仿佛能照见人心的纯净。
“适来参水月,过去悟幡风。”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的心境比作水中之月,飘忽不定;又以幡风喻指过往之事,让人在静观自然中领悟生活的真谛,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楼阁化城似,山林太古同。”这里将眼前的楼阁与古老的山林相提并论,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永恒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与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灯窗清燕夕,书史足研穷。”描绘了夜晚时分,灯火映照下的书房,沉浸在书籍之中,追求知识的无尽探索。这一场景既展现了文人的生活情趣,也寓意着对学问的不懈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汤泉行宫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融合了自然景观、哲学思考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宇宙真理的探索。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中藏化机。
那些儿妙处,都无做造,灵明不昧,慧日光辉。
日气日神,惟精惟一,玉莹无瑕天地归。
疑玄处,把坎中一画,移入南离。赤龙缠定乌龟。
六月里严霜果大奇。
那白头老子,来婚素女,胎仙舞罢,共入黄帏。
布雨行云,阳和阴畅,一载工夫养个儿。
常温养,待玉宸颁诏,足蹑云归。
侧磬悬钟,慕巢由隐沦、活计萧索。
天然耿介,爱一身孤僻,逍遥云壑。
利名千种事,我心上、何曾挂着。
幸遇清平世,诸军宴安,刀剑罢挥霍。
民歌两穗之丰,教门兴我忘,三岛之约。
来宾去友,递日常谷,骖鸾骑鹤。
洞前无限景,异花秀、香风喷薄。
更谢汧源众,分餐助余长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