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香·其一》
《竹香·其一》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噀雨拖烟湿几丛,空阶十亩月玲珑。

但凭一抺高寒气,洗尽千稍艳粉风。

深院鹤醒人去后,孤云僧老鼻观中。

松花柏子差相得,才有微芬也不同。

(0)
鉴赏

这首《竹香(其一)》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竹香的独特魅力与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噀雨拖烟湿几丛”,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竹林在雨后的景象,雨珠与轻烟交织,湿润了竹丛,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新的氛围。接着,“空阶十亩月玲珑”一句,将视线拉远,展现了一片广阔的竹林在月光下的静谧之美,月光洒落,竹影斑驳,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

“但凭一抺高寒气,洗尽千稍艳粉风。”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竹香的主题,通过“一抹高寒气”来象征竹子的清冷高洁,与“洗尽千稍艳粉风”形成对比,强调了竹香的纯净与脱俗。竹子不与世俗争艳,却以其独特的气质散发出清新淡雅的香气,净化了周围的环境。

“深院鹤醒人去后,孤云僧老鼻观中。”这两句描绘了竹林中的宁静与和谐,鹤在深院中醒来,似乎被竹香所吸引;僧人在孤云中静坐,鼻观中充满了竹香的气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松花柏子差相得,才有微芬也不同。”以松花和柏子作为陪衬,进一步强调了竹香的独特之处。在众多植物中,竹香虽微,却独树一帜,展现出竹子独有的魅力与价值。

综上所述,《竹香(其一)》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描绘了竹林的美丽景色,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与赞美。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青莲池上客.继重阳韵

马风忽尔风风遇。自然得、昭然著。

协气横横和气煦。汞铅交结,虎龙蟠住。玉马驸。

相曳云霞步。根源寂寂灵源聚。元神显,天神护。

道可成兮丹可顾。青莲池上客,来同赴。金马驻。

直入蓬莱路。

(0)

金鼎一溪云.次重阳韵

净里传章句,清中悟句章。通玄达妙得嘉祥。

自是绝炎凉。玉户三封清浅。金鼎一溪云篆。

蓬瀛方丈是家乡。卧月醉云堂。

(0)

金莲出玉花

金汞定。富人荣非我景。子何忧。叹浮生鬓染秋。

生慧草。早修心端的好。道胜侯。袖携云访玉楼。

(0)

巫山一段云

霞友无尘虑,云朋绝事情。气神相结净中清。

谈笑大丹成。好把碧桃采摘。专献蓬瀛仙客。

大家同共庆重阳。开宴一齐尝。

(0)

清平乐.题碧梧苍石图

紫箫音断。睡起乌纱岸。梦峡飞云空汗漫。

又负一番秋雁。捻沙尚拟圆成。风流不减耆卿。

怕听苍梧夜雨,等闲写入无声。

(0)

梧桐树·其二

二更里,传宇宙。一点灵光渐通透。

虎龙功交严抵备,三尸莫教走。慧剑空中报冤雠。

斩却群魔首。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