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渺漭芦苇秋,九疑联绵烟霭浮。
重瞳一去不复返,苍梧云物空疑愁。
两阶干羽久寂寞,千古夷夏相仇雠。
安得垂衣转琴轸,薰风为解吾民忧。
洞庭渺漭芦苇秋,九疑联绵烟霭浮。
重瞳一去不复返,苍梧云物空疑愁。
两阶干羽久寂寞,千古夷夏相仇雠。
安得垂衣转琴轸,薰风为解吾民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望九疑》。诗中描绘了洞庭湖的辽阔与芦苇的萧瑟,九疑山的连绵与烟霭的缭绕,以及历史人物舜帝的离世与苍梧云物的愁绪。诗人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句“洞庭渺漭芦苇秋”,以洞庭湖的广阔和芦苇的凋零,渲染出一种深秋的寂寥氛围。接着,“九疑联绵烟霭浮”进一步描绘了九疑山的连绵起伏,以及山间烟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远的意境。
“重瞳一去不复返,苍梧云物空疑愁”两句,借用了舜帝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舜帝曾游历至苍梧之地,如今却已离世,只留下苍梧云物在空中飘荡,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愁绪。
“两阶干羽久寂寞,千古夷夏相仇雠”则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上的战争与冲突的反思。这两句暗示了过去两个阵营之间的长期对立与隔阂,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向往和对于历史悲剧的深刻思考。
最后,“安得垂衣转琴轸,薰风为解吾民忧”表达了诗人希望君主能够像调琴一样治理国家,以和煦的春风化解民众的忧愁,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宁。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人民深切的关怀与思考。
千古神州,一旦陆沉,高岸深谷。
梦中鸡犬新丰,眼底姑苏麋鹿。
少陵野老,杖藜潜步江头,几回饮恨吞声哭。
岁暮意何如,快秋风茅屋。幽独。
疗饥赖有商芝,暖老尚须燕玉。
白璧微瑕,谁把闲情拘束。
草深门巷,故人车马萧条,等闲瓢弃樽无绿。
风雨近重阳,满东篱黄菊。
群山四渎,暮天晴、挥斥阴魔潜伏。
太一岩前风道快,千尺波翻蟾足。
怒雪惊涛,冲堤拍岸,雷辊云翻逐。
青鸥白鹭,月明江上飞速。
高下万叠千群,相呼相召,会合清江曲。
宝月神珠时逗引,辊出都忘钤束。
踊跃飘飘,玲珑灿灿,价忽连城玉。
含弘光大,上天入地翻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