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通天岩》
《通天岩》全文
宋 / 蒲宗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幽怀慕岭寂,结庵在中林。

绿竹君子操,清池故人心。

明月弄寒影,好风摇翠阴。

江南千里远,何处盛朋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林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内心的宁静。

首句“幽怀慕岭寂”,开篇即点出诗人内心深处对山岭寂静之美的向往,为整首诗奠定了静谧的基调。接着,“结庵在中林”一句,描绘了诗人选择在一片幽深的林间建造小屋,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静谧与隐逸之感。

“绿竹君子操,清池故人心”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绿竹”比作“君子”,“清池”比喻为“故人之心”,暗示了诗人追求的不仅是外在的自然之美,更是内在精神的纯净与高洁。绿竹的挺拔与君子的品德相映成趣,清池的清澈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澄明。

“明月弄寒影,好风摇翠阴”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景象,明月洒下寒凉的光影,好风轻拂翠绿的树荫,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这里的“明月”和“好风”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光明与自由。

最后,“江南千里远,何处盛朋簪”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虽然身处幽静的山林之中,但心中却挂念着远方的朋友,希望能在江南相聚,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山林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宁静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蒲宗孟
朝代:宋

蒲宗孟(1022-1088年),字传正,阆州新井(今四川南部西南)人。仁宗皇祐五年(1053)进士(《郡斋读书志》卷一九《蒲左丞集》),调夔州观察推官。治平年间,发生了水灾和地震。蒲宗孟上书斥责朝中的大臣,后宫和宦官。神宗熙宁元年(1068)召试学士院,为馆阁校勘。六年,进集贤校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六),同修起居注、知制诰,转翰林学士兼侍读。
猜你喜欢

仗锡平老具舟车迎前天衣印老印悉遣还策杖访

画舫篮舆不许前,白头行脚意超然。
舜江禹穴千山水,尽在高人拄杖边。

(0)

中夜对月小酌客愁

今夕复何夕,素月流清辉,徘徊入我堂,化作白玉墀。
栖鸟满高树,空庭结烟霏。
可怜如许景,早眠人不知。
我幸与周旋,一醉那得辞。
整我接篱巾,斟我翡翠卮。
清愁不可耐,三嗅梅花枝。

(0)

鍾离真人赞

五季之乱,方酣於兵。
叱嗟风云,卓乎人英。
功雖不成,气则莫奪。
煌煌金丹,粃糠陶葛。

(0)

舟行鲁垆梅市之间偶赋

短发萧萧久挂冠,江湖到处著身宽。
蓼花不逐苹花老,桐叶常先槲叶残。
未卜柴荆临峭绝,且谋蓑笠钓荒寒。
闲人尚媿沙鸥在,始信烟波得意难。

(0)

醉後作小草因成长句

天教老去未全衰,犹欠纵横万首诗。
家近将军觞咏地,身如太史滞留时。
酒翻银浪红螺醆,墨涌玄云紫玉池。
流落不妨风味在,花前醉草写乌丝。

(0)

别严和之

器之魂逝已难招,尚有和之慰寂寥。
今夜月明空叹息,想君孤棹泊溪桥。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