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洲道人老曹掾,丘壑胸中千万变。
从来名士悦倾城,道人下笔开生面。
肥环瘦燕是前身,石上含香想旧因。
莫是汉宫同伴妒,昨宵谪贬落风尘?
陈子无端生艳羡,乞画蛾眉入纨扇。
祗爱空中见色身,岂真肉髅堪系恋?
自从小劫历沧桑,廿年自据一胡床。
美眷如花间列屋,好龙竟似沈诸梁。
我正与君反比例,乞图作佛书揭谛。
忏除结习净尘根,寡过未能思强制。
目中有色心中无,如君亦自非凡夫!
情丝到处如罗网,谁脱人间地狱图?
淩洲道人老曹掾,丘壑胸中千万变。
从来名士悦倾城,道人下笔开生面。
肥环瘦燕是前身,石上含香想旧因。
莫是汉宫同伴妒,昨宵谪贬落风尘?
陈子无端生艳羡,乞画蛾眉入纨扇。
祗爱空中见色身,岂真肉髅堪系恋?
自从小劫历沧桑,廿年自据一胡床。
美眷如花间列屋,好龙竟似沈诸梁。
我正与君反比例,乞图作佛书揭谛。
忏除结习净尘根,寡过未能思强制。
目中有色心中无,如君亦自非凡夫!
情丝到处如罗网,谁脱人间地狱图?
此诗《题李凌洲为陈雨三画美人纨扇》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诗中描绘了对李凌洲所绘美人纨扇的赞美与思考。
首句“凌洲道人老曹掾”,以“凌洲”点出画家之名,以“老曹掾”暗示其高龄与深厚的艺术造诣。接着,“丘壑胸中千万变”描绘画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如同山川丘壑,变化万千。
“从来名士悦倾城,道人下笔开生面”两句,对比名士与画家,前者以美貌女子为悦,后者则以艺术创造为乐,展现出画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艺术追求。
“肥环瘦燕是前身,石上含香想旧因”运用拟人手法,将画中人物比作前生的“肥环瘦燕”,并想象她们在石上含香,暗示画作中的女子形象与自然之美相融合,富有诗意。
“莫是汉宫同伴妒,昨宵谪贬落风尘?”通过设问,表达了对画中女子命运的关切与思考,似乎在探讨其背后的故事与寓意。
“陈子无端生艳羡,乞画蛾眉入纨扇”转而描述观者陈雨三的反应,他因画中女子的美丽而产生艳羡之情,希望将画作收入扇中,进一步强调了画作的魅力。
“祗爱空中见色身,岂真肉髅堪系恋?”通过对比空中与现实,表达了对画中形象与真实世界的看法,暗示画家作品超越了物质层面,触及心灵。
“自从小劫历沧桑,廿年自据一胡床”描述画家历经岁月变迁,仍坚守艺术创作,如同坐于胡床之上,静心观察世间百态。
“美眷如花间列屋,好龙竟似沈诸梁”以“美眷”比喻画中女子,如同花朵般美丽,而“好龙”则可能暗指画家对艺术的热爱,与古代传说中的沈诸梁(即龙)相类比。
“我正与君反比例,乞图作佛书揭谛”表达诗人与画家之间的共鸣,希望画家能绘制佛经中的“揭谛”(佛教咒语),体现对宗教与艺术的双重追求。
“忏除结习净尘根,寡过未能思强制”表明诗人对自己内心的反省与净化,以及对过失的反思,希望在艺术与生活中保持纯净。
“目中有色心中无,如君亦自非凡夫!”最后两句赞扬画家能够超越世俗的欲望,保持内心的纯净,成为非同凡响的人物。
整首诗通过对李凌洲所绘美人纨扇的赞美与思考,展现了对艺术、自然、人性及宗教的深刻洞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与生活的独特见解。
池上主人,人适忘鱼,鱼适还忘水。
洋洋乎,翠藻青萍里。
想鱼兮、无便於此。
尝试思,庄周正谈两事。
一明豕虱一羊蚁。
说蚁慕於膻,於蚁弃知,又说於羊弃意。
甚虱焚於豕独忘之。
却骤说於鱼为得计。
千古遗文,我不知言,以我非子。
子固非鱼,噫。
鱼之为计子焉知。
河水深且广,风涛万倾堪依。
有网罟如云,鹈鹕成阵,过而留泣计应非。
其外海茫茫,下有龙伯,饥时一啖千里。
更任公五十犗为饵。
使海上人人厌腥味。
似鲲鹏、变化能几。
东游入海,此计直以命为嬉。
古来谬算狂图,五鼎烹死,指为平地。
嗟鱼欲事远游时。
请三思而行可矣。
《哨遍·池上主人》【宋·辛弃疾】池上主人,人适忘鱼,鱼适还忘水。洋洋乎,翠藻青萍里。想鱼兮、无便於此。尝试思,庄周正谈两事。一明豕虱一羊蚁。说蚁慕於膻,於蚁弃知,又说於羊弃意。甚虱焚於豕独忘之。却骤说於鱼为得计。千古遗文,我不知言,以我非子。子固非鱼,噫。鱼之为计子焉知。河水深且广,风涛万倾堪依。有网罟如云,鹈鹕成阵,过而留泣计应非。其外海茫茫,下有龙伯,饥时一啖千里。更任公五十犗为饵。使海上人人厌腥味。似鲲鹏、变化能几。东游入海,此计直以命为嬉。古来谬算狂图,五鼎烹死,指为平地。嗟鱼欲事远游时。请三思而行可矣。
https://shici.929r.com/shici/jvHrC.html
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
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
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
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
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
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
岁去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
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
两峡崭岩,问谁占、清风旧筑。
更满眼、云来鸟去,涧红山绿。
世上无人供笑傲,门前有客休迎肃。
怕凄凉、无物伴君时,多栽竹。
风采妙,凝冰玉。
诗句好,余膏馥。
叹只今人物,一夔应足。
人似秋鸿无定住,事如飞弹须圆熟。
笑君侯、陪酒又陪歌,阳春曲。
绿阴啼鸟,阳关未彻早催归。
歌珠凄断累累。
回首海山何处,千里共襟期。
叹高山流水,弦断堪悲。
中心怅而。
似风雨、落花知。
更拟停云君去,细□陶诗。
见君何日,待琼林、宴罢醉归时。
人争看、宝马来思。
龙泉佳处,种花满县却东归。
腰间玉若金累。
须信功名富贵,长与少年期。
怅高山流水,古调今悲。
卧龙暂而。
算天上、有人知。
最好五十学易,三百遍诗。
男儿事业,看一日、须有致君时。
端的了、休更寻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