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客古寺,草草过莺花。
小榼供朝酒,温炉煮夜茶。
柏庭鸣晓吹,楼角丽朝霞。
莫叹萍蓬迹,心安即是家。
春寒客古寺,草草过莺花。
小榼供朝酒,温炉煮夜茶。
柏庭鸣晓吹,楼角丽朝霞。
莫叹萍蓬迹,心安即是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异乡古寺中度过清晨的景象,通过简洁明快的笔触展现了静谧而淡远的情趣。开篇“春寒客古寺”设定了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初春时节的凉意和诗人的游子之情。紧接着“草草过莺花”则是对环境的细腻描绘,透露出诗人在这静谧古寺中独自漫步的情景。
“小榼供朝酒,温炉煮夜茶”一句,展示了诗人在异乡依旧保持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小榼作为盛酒的器物,以及温热的炉火和煮沸的茶水,都营造出一种平静、安逸的氛围,表明尽管身处他乡,但心中仍有家的温暖。
“柏庭鸣晓吹”描写了清晨鸟鸣的声音,而“楼角丽朝霞”则是对环境之美景的赞叹。古寺的宁静与自然之声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最后,“莫叹萍蓬迹,心安即是家”表达了诗人超脱物外、内心平和的心境。尽管身处异乡,但只要内心安稳,就能找到归属感,这种情感上的自足与满足,是诗人对待流离生活的一种积极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在他乡寻得一份宁静和家的感觉。
堕衣黄枫香,着鬓青霜湿。
江山如故人,到眼类长揖。
客行先飞蓬,不肯拟马立。
时节当书云,相将何太急。
我本刍牧儿,家有旧蓑笠。
勤心朱墨间,销减耕耨力。
欲归倒虚囊,追赴村社集。
传言东邻翁,但空西向席。
梨栗随所有,大白更增一。
勿复问市朝,与翁醉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