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这四句诗是中国唐代高僧慧能的临终留给弟子的偈语,表达了他对修行与精神状态的理解和体悟。首两句“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说明了慧能对于修善和避恶的态度,是一种超然物外,不随世间 善恶所动摇的境界。这反映出禅宗中“无为”的思想,即通过内心的清净与自在来达到解脱。
后两句“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则更进一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间纷扰、心灵澄明无所挂碍的境界。“寂寂断见闻”意味着对外部的感官刺激已经不再起作用,而“荡荡心无著”则表达了内心的空旷与自由,没有任何执著和束缚。
整体而言,这几句话是慧能对于修行成果的自我总结,同时也是对弟子们的一种精神指引,鼓励他们追求一种超越世俗善恶、达到心灵彻底解脱的境界。
曲坞梅藏白,东皇解出奇。
不嫌歌板闹,直与酒尊宜。
倚竹盟三友,凌风粲一枝。
清标何水部,千古说能诗。
欲教垂柳匝池台,寻觅长柯处处栽。
待得成阴身益老,攀条能有几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