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发藤州》
《发藤州》全文
唐 / 宋之问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朝夕苦遄征,孤魂长自惊。

泛舟依雁渚,投馆听猿鸣。

石发缘溪蔓,林衣埽地轻。

云峰刻不似,苔藓画难成。

露裛千花气,泉和万籁声。

攀幽红处歇,跻险绿中行。

恋切芝兰砌,悲缠松柏茔。

丹心江北死,白发岭南生。

魑魅天边国,穷愁海上城。

劳歌意无限,今日为谁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éngzhōu
táng / sòngzhīwèn

cháochuánzhēnghúnchángjīng
fànzhōuyànzhǔtóuguǎntīngyuánmíng

shíyuánmànlínsǎoqīng
yúnfēngtáixiǎnhuànánchéng

qiānhuāquánwànlàishēng
pānyōuhóngchùxiēxiǎn绿zhōngxíng

liànqièzhīlánbēichánsōngbǎiyíng
dānxīnjiāngběibáilǐngnánshēng

chīmèitiānbiānguóqióngchóuhǎishàngchéng
láoxiànjīnwèishuímíng

注释
朝夕:早晚,指时间的流逝。
苦遄征:辛苦快速地奔走,指频繁奔波。
孤魂:孤独的灵魂,此处指自己。
泛舟:乘船游荡。
雁渚:大雁栖息的沙洲。
投馆:投宿旅馆。
猿鸣:猿猴的叫声,常象征凄凉。
石发:岩石上的苔藓,形容时间久远。
缘溪蔓:沿着溪流蔓延。
林衣:落叶覆盖如林木之衣。
埽地轻:轻轻扫过地面。
云峰:云雾缭绕的山峰。
刻不似:难以雕刻描绘。
苔藓:此处指山峰上自然生长的苔藓。
露裛:露水沾湿。
千花:众多的花朵。
泉和:泉水的声音与其他自然声音和谐共响。
万籁声: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攀幽:攀登幽静的地方。
红处:花开之处,美景。
跻险:攀登险峻之地。
绿中行:在绿色的环境中行走。
恋切:深切地爱恋或怀念。
芝兰砌:芝兰之室,比喻良好的环境或品德高尚的人。
悲缠:悲伤缠绕。
松柏茔:松柏围绕的坟墓,象征哀悼或忠贞。
丹心:忠诚的心。
江北死:在江北(北方)消逝,可能指理想或希望破灭。
白发岭南生:在岭南(南方)增添白发,象征年华老去或身处异乡。
魑魅:传说中的山林鬼怪,比喻邪恶势力。
天边国:偏远的国家或地区。
穷愁:极度的忧愁。
海上城:海边的城市,可能象征孤立无援。
劳歌:辛劳的歌声,表达情感的歌曲。
意无限:情感深沉无尽。
今日为谁明:今天这歌声是为了谁而唱,表达对知音或理解者的渴望。
翻译
早晚辛苦奔波,孤独的灵魂常常自我惊恐。
乘船依靠在雁群栖息的沙洲旁,投宿旅馆时听见猿猴的啼鸣。
石头上的苔藓沿着溪流蔓延,林间的落叶轻扫地面。
云雾缭绕的山峰难以刻画其貌,苔藓斑驳的样子画也难成。
露水沾湿了百花,香气袭人,泉水声与万物声响相和。
在幽静处攀爬因见到红花而停歇,在险峻中穿行于绿林之中。
深切地眷恋着芝兰之室,悲伤缠绕在松柏覆盖的坟茔。
忠贞之心在江北消逝,白发却在岭南增添。
在遥远边疆遭遇魑魅魍魉,无尽的忧愁笼罩在海上的孤城。
辛劳的歌声情意无限,而今又是为谁而唱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旅途中的孤独感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朝夕苦遄征,孤魂长自惊" 表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不舍和恐惧,每到一处都感到孤独和不安。"泛舟依雁渚,投馆听猿鸣" 描述了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以及夜晚停宿时听到猿啼声的凄凉感受。

"石发缘溪蔓,林衣埽地轻" 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亲近感。"云峰刻不似,苔藓画难成" 则是说云雾缭绕的山峰难以描摹,苔藓间的岩石也很难用言语形容。

"露裛千花气,泉和万籁声" 描写了清晨露水中的花香以及泉水的声音,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攀幽红处歇,跻险绿中行" 表示诗人在山林间穿梭,寻找一片安静之地。

"恋切芝兰砌,悲缠松柏茔" 是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留恋和哀伤。"丹心江北死,白发岭南生" 则是说诗人的内心充满热情,但却在旅途中老去,这里用"丹心"比喻诗人的忠诚和坚持,用"白发"形容岁月的流逝。

"魑魅天边国,穷愁海上城" 描写了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无尽的忧愁。"劳歌意无限,今日为谁明" 是诗人在旅途中不断地唱着歌,但他的心意却无边无际,他所唱之歌是为了那一份难以名状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哀伤与向往。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朝代:唐   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生辰:约656 — 约712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晓登多稼亭三首·其二

雨前田亩不胜荒,雨后农家特地忙。

一眼平畴三十里,际天白水立青秧。

(0)

拾柏子

皱壳倾来紫麦新,中藏琼米不胜珍。

胡桃松实何曾吃,却嚼秋风柏子仁。

(0)

夜坐二首·其一

绣帘无力护东风,烛影何曾正当红。

兽炭貂裘犹道冷,梅花不易玉霜中。

(0)

舟中夜坐

与月隔一簟,去天争半篷。

若无篷与簟,身在大虚中。

(0)

上巳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顺伯林景思游湖上得十绝句呈同社·其一

鹄袍林里过芳辰,闻道春来不识春。

及至识春春已老,于中更老是诗人。

(0)

辛未白鹭一绝

故园苍莽淡烟霏,白鹭翩然下小池。

岂我机心犹未尽,踌蹰四顾复惊飞。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