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诸仁者,复以何为怀。
达道见自性,自性即如来。
天真元具足,修證转差回。
弃本却逐末,只守一场呆。
寄语诸仁者,复以何为怀。
达道见自性,自性即如来。
天真元具足,修證转差回。
弃本却逐末,只守一场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寒山所作的《诗三百三首》中的第二三八首。寒山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修行者的告诫和对佛教教义的理解。诗中“寄语诸仁者”开篇,像是在直接与修行者对话,提醒他们思考人生的方向。“复以何为怀”则询问他们内心的追求究竟是什么。
接下来,“达道见自性,自性即如来”强调了通达大道后能认识到人的本性,即佛性或真我,这便是如来境界。诗人认为,人的天性本来就是圆满具足的,无需外求,只需通过修行去发掘和证悟。
然而,“天真元具足,修证转差回”指出有些人反而舍弃了根本,过于追求外在的形式或目标,导致修行上的偏差和退步。“弃本却逐末,只守一场呆”更是批评那些执着于表面、陷入僵化状态的人。
整首诗寓言深刻,劝诫人们要回归内心,把握修行的本质,避免迷失在世俗的追逐中。寒山的诗歌风格简练而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
君不见夏履癸,宠妺喜。酒池运龙船,糟堤长十里。
又不见吴夫差,宠西子。
姑苏台上宴良宵,烛光烧云半空紫。
彼惟尚色不尚金,穷奢极侈耽荒淫。
一朝运去金亦去,国亡家破蘼芜深。
何如醉閒翁,花前挂壶酒。
呜呜唱铜鞮,款款拍铜斗。
醉来一任玉山颓,凉飔吹堕白接䍦。
乌飞兔走俱不管,龙争虎斗何曾知。
人知醉閒名,不识醉閒意。
醉人閒处可全生,醒人忙处遭颠踬。
王醉乡,刘中山,吾将与尔同一閒。
剖污樽,碎土鼓,饮中八仙齐醉舞。
回头却笑楚三闾,留得虚名亦何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