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乐天赠吴丹》
《和乐天赠吴丹》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不识吴生面,久知吴生道。

迹虽染世名,心本奉天老。

雌一守命门,回九填血脑。

委气荣卫和,咽津颜色好。

传闻共甲子,衰隤尽枯槁。

独有冰雪容,纤华夺鲜缟。

问人何能尔,吴实旷怀抱。

弁冕徒挂身,身外非所宝。

伊予固童昧,希真亦云早。

石坛玉晨尊,昼夜长自埽。

密印视丹田,游神梦三岛。

万过黄庭经,一食青精稻。

冥搜方朔桃,结念安期枣。

绿发幸未改,丹诚自能保。

行当摆尘缨,吴门事探讨。

君为先此词,终期搴瑶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iānzèngdān
táng / yuánzhěn

shíshēngmiànjiǔzhīshēngdào
suīrǎnshìmíngxīnběnfèngtiānlǎo

shǒumìngménhuíjiǔtiánxuènǎo
wěiróngwèiyànjīnyánhǎo

chuánwéngòngjiǎshuāituíjìngǎo
yǒubīngxuěróngxiānhuáduóxiāngǎo

wènrénnéngěrshíkuàng怀huáibào
biànmiǎnguàshēnshēnwàifēisuǒbǎo

tóngmèizhēnyúnzǎo
shítánchénzūnzhòuchángsǎo

yìnshìdāntiányóushénmèngsāndǎo
wànguòhuángtíngjīngshíqīngjīngdào

míngsōufāngshuòtáojiéniànānzǎo
绿xìngwèigǎidānchéngnéngbǎo

xíngdāngbǎichényīngménshìtàntǎo
jūnwèixiānzhōngqiānyáocǎo

注释
不识:不认识。
吴生:指一位名叫吴的修行者。
久知:早就听说。
吴生道:吴的修行方法或道理。
迹虽:虽然行为、事迹。
染世名:在世间享有名声。
心本:内心原本。
奉天老:遵循天道、自然法则。
雌一:道家术语,指内在的根本或生命力。
命门:生命的关键部位,这里比喻根本。
回九:道家修炼的一种高级功法。
填血脑:滋养血液和头脑。
委气:调和、运用气息。
荣卫和:气血调和,身体健康。
咽津:吞咽唾液,养生方法之一。
颜色好:面色红润,健康状态好。
传闻:传说中。
共甲子:经历多个六十岁周期,比喻长寿。
衰隤:衰老。
尽枯槁:完全没有衰老的迹象。
独有:唯有。
冰雪容:形容容颜清冷纯净如冰雪。
纤华:细腻的光彩。
夺鲜缟:超过新鲜的绸缎之美。
问人:询问他。
何能尔:怎能如此。
吴实:吴确实。
旷怀抱:胸怀宽广,超然物外。
弁冕:古代官帽,代指权位。
徒挂身:只是挂在身上,并不重视。
身外:身外之物。
翻译
未曾见过吴生的面容,却早已听闻吴生的修行之道。
他虽身处尘世享有名声,内心却始终虔诚地遵循着自然与天道。
通过内在修炼守护生命力之门,运用九转功法滋养头脑与血液。
调和气息使身体康健,吞咽津液面色愈发美好。
据说已历经多个甲子岁月,凡人皆会衰老而他却无丝毫枯槁之态。
唯独他保持着如冰雪般的纯净容颜,细腻光华超越了世间最鲜艳的绸缎。
问其如何能达到如此境界,吴生实则胸怀宽广超脱物外。
权位与富贵对他而言只是身外之物,挂于身而不为所重。
我本年幼无知,但追求真理之心萌芽甚早。
在石砌的祭坛上朝拜仙尊,不分昼夜地自我净化与修行。
凝视丹田深处的秘印,灵魂遨游于三岛仙境之间。
诵读《黄庭经》千遍万遍,餐食以青精稻滋养身心。
潜心寻找方朔之桃,心心念念着安期之枣,以求长生。
幸运的是黑发尚未变白,对修真的诚心自能保持不变。
不久我将摆脱世俗的束缚,去吴门深入探索修行的奥秘。
你先行吟唱此词,最终我们期待一同采撷那瑶池之草。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所作,名为《和乐天赠吴丹》。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赞美吴道子的诗,吴道子是唐代有名的道士,以其高洁的品行和深厚的内功著称。

“不识吴生面,久知吴生道”表明虽然未曾见过吴道子的面容,但早已闻名于他的修为与学问。接着,“迹虽染世名,心本奉天老”则指出尽管外界给予其名声,但他的内心始终保持着对天道的敬仰和服从。

“雌一守命门,回九填血脑”中的“雌一”、“回九”可能是指某种修炼方法,这里表达了吴道子在修行上的坚持和努力。“委气荣卫和,咽津颜色好”则描绘出他通过修炼而获得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充沛。

“传闻共甲子,衰隤尽枯槁”可能是指吴道子的长寿或长生不老的传说,而“独有冰雪容,纤华夺鲜缟”则赞美他的面貌清纯,如同冰雪一般,光彩照人。

“问人何能尔,吴实旷怀抱”表达了对吴道子高洁品行的疑问和赞叹,而“弁冕徒挂身,身外非所宝”则强调他内心的修养远胜于外在的装饰。

“伊予固童昧,希真亦云早”可能是诗人表达自己对吴道子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而“石坛玉晨尊,昼夜长自埽”则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状态。

“密印视丹田,游神梦三岛”可能是描述某种内丹修炼或冥想状态,“万过黄庭经,一食青精稻”则表明诗人对吴道子在道教修炼方面的功夫和成就给予高度评价。

“冥搜方朔桃,结念安期枣”可能是指某种长生不老的追求或方法,“绿发幸未改,丹诚自能保”则赞美吴道子保持了青春常驻的状态和他对修炼真诚的态度。

最后,“行当摆尘缨,吴门事探讨”表达出诗人对吴道子的敬仰,并希望能够深入探究他的修炼之道,而“君为先此词,终期搴瑶草”则可能是指诗人期待在某种情况或时刻前来到吴道子那里学习或探讨道法。

整首诗通过对吴道子的赞美和自我向往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品行、修炼成就以及追求长生不老的深切敬仰。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初归石湖

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

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

当时手种斜桥柳,无限鸣蜩翠扫空。

(0)

大暑松下卧起二首·其二

炎威一何骄,不有商飙惨。

苍茫云海路,飞龙不可览。

我本灌园人,昔乃从铅椠。

万事已灰心,十载空尝胆。

亭亭松篁边,小池开菡萏。

芬清泥自污,根固波徒撼。

终日哦其间,一卧寂百感。

相期晚节香,看此秋容淡。

(0)

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

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临锦屏。

涉江亲到锦屏上,却望城郭如丹青。

虚堂奉祠子杜子,眉宇高寒照江水。

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

山川寂寞客子迷,草木摇落壮士悲。

文章垂世自一事,忠义凛凛令人思。

夜归沙头雨如注,北风吹船横半渡。

亦知此老愤未平,万窍争号泄悲怒。

(0)

秋兴五首·其三

秋暑势已穷,风雨纵横至。

白鹭立清滩,与我俱得意。

(0)

王晋卿作《烟江叠嶂图》,仆赋诗十四韵,晋卿和之,语特奇丽。因复次韵,不独纪其诗画之美,亦为道其出处契阔之故,而终之以不忘在莒之戒,亦朋

山中举头望日边,长安不见空云烟。

归来长安望山上,时移事改应潸然。

管弦去尽宾客散,惟有马埒编金泉。

渥洼故自千里足,要饱风雪轻山川。

屈居华屋啖枣脯,十年俯仰龙旂前。

却因瘦病出奇骨,盐车之厄宁非天。

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

画山何必山中人,田歌自古非知田。

郑虔三绝君有二,笔势挽回三百年。

欲将岩谷乱窈窕,眉峰修嫭誇连娟。

人间何有春一梦,此身将老蚕三眠。

山中幽绝不可久,要作平地家居仙。

能令水石长在眼,非君好我当谁缘。

愿君终不忘在莒,乐时更赋《囚山篇》。

(0)

雪后至临平,与柳子玉同至僧舍,见陈尉烈

落帆古戍下,积雪高如丘。

强邀诗老出,疏髯散飕飗。

僧房有宿火,手足渐和柔。

静士素寡言,相对自忘忧。

铜炉擢烟穗,石鼎浮霜沤。

征夫念前路,急鼓催行舟。

我行虽有程,坐稳且复留。

大哉天地间,此生得浮游。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