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
含凄泛广川,洒泪眺连冈。
眷言怀君子,沉痛结中肠。
道消结愤懑,运开申悲凉。
神期恒若存,德音初不忘。
徂谢易永久,松柏森已行。
延州协心许,楚老惜兰芳。
解剑竟何及,抚坟徒自伤。
平生疑若人,通蔽互相妨。
理感深情恸,定非识所将。
脆促良可哀,夭枉特兼常。
一随往化灭,安用空名扬?
举声沥已洒,长叹不成章。
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
含凄泛广川,洒泪眺连冈。
眷言怀君子,沉痛结中肠。
道消结愤懑,运开申悲凉。
神期恒若存,德音初不忘。
徂谢易永久,松柏森已行。
延州协心许,楚老惜兰芳。
解剑竟何及,抚坟徒自伤。
平生疑若人,通蔽互相妨。
理感深情恸,定非识所将。
脆促良可哀,夭枉特兼常。
一随往化灭,安用空名扬?
举声沥已洒,长叹不成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谢灵运的作品,名为《庐陵王墓下作》。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哀悼和怀念之情。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站在庐陵王的墓前,心中涌起万千思绪。
首先,“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描绘出一个夕阳西下的景象,月亮逐渐升起,日光洒在朱红色的远方。这两句营造了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氛围,为后续的情感表达做出了铺垫。
“含凄泛广川,洒泪眺连冈”则直接流露了诗人的哀悼之情。诗人心中充满了悲凉,眼前的景色也仿佛被这份哀伤所渲染,一切都显得那么淡漠而又深远。
“眷言怀君子,沉痛切中肠”表达了对逝者深切的怀念与内心的剧烈痛苦。诗人在这里用“眷言”来形容对逝者的思念之深,而“沉痛切中肠”则是对这种哀伤感受的直接描述。
接下来的“道消结愤懑,运开申悲凉”中的“道消”指的是道义或理想的消失,“结愤懑”则是内心的不平与忧虑,这些情绪在诗人心中积累着。而“运开申悲凉”则是在表达这种哀伤感受的同时,也在寻求一种解脱。
“神期恒若存,德音初不忘”中,“神期”指的是逝者的灵魂或精神,而“德音”则是对逝者德行和声音的怀念。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即使逝者已去,但其精神和美好品质在他心中依然如故,永不忘记。
紧接着,“徂谢易永久,松柏森已行”则是对逝者的哀悼与对自然景物的观察相结合。诗人提到“徂谢”,即是告别,而“松柏森已行”则是在形容时间流转和生命的消逝。
“延州协心许,楚老惜兰芳”中的“协心许”表达了对友情或誓言的珍视,而“楚老惜兰芳”则是对逝者美好事迹的怀念。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情感,即便是逝者也要珍惜其美好的遗产和形象。
最后,“解剑竟何及,抚坟徒自伤”中的“解剑”意指放下武器或武装,转而用手抚摸墓冢,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痛与无奈。这里的“徒自伤”则是在强调这种哀伤感受是如此地强烈,以至于无法自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哀悼之情和对逝者怀念之深。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思念,对生命消逝的无奈,以及对美好事迹的珍惜,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悲凉而又深邃的情景。
山云野水春漫漫,我欲吊此双节空含酸。
淳风死去不可挽,声华千载颓狂澜。
烈哉二淑女,冰雪凛肠肝。
谁令递沈雁,各惜孤鸣鸾。
痛绝异时殒,泪尽同日欢。
贞心逐幽渺,落蕊随风湍。
金石何期抱一节,渊泉偶尔寻相安。
春草空留翠罗绮,秋风零落金琅玕。
纷华浊俗猥琐观,珠联青海星斗寒。
君不见须眉文夫尽楚楚,胡为偷生反面视此曾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