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阁闲签,琴窗倦谱,露湿宵萤欲暗。
雁咽凉声,寂寞芙蓉院。
画檐外,树色惊霜渐改,澹碧云疏星烂。
旧约桐阴,问何时重见。倚银屏、更忆秋娘面。
想凌波、共立河桥畔。重念酒污罗襦,渐金篝香散。
剪孤灯、伴宿西风馆。黄花梦、对发凄凉叹。
但怅望、一水家山,被红尘隔断。
漏阁闲签,琴窗倦谱,露湿宵萤欲暗。
雁咽凉声,寂寞芙蓉院。
画檐外,树色惊霜渐改,澹碧云疏星烂。
旧约桐阴,问何时重见。倚银屏、更忆秋娘面。
想凌波、共立河桥畔。重念酒污罗襦,渐金篝香散。
剪孤灯、伴宿西风馆。黄花梦、对发凄凉叹。
但怅望、一水家山,被红尘隔断。
这首《拜星月慢》是宋代词人陈允平的作品,以清冷的夜景和深沉的情感为背景,展现出词人的孤独与怀旧之情。开篇“漏阁闲签,琴窗倦谱”描绘了夜晚寂静的场景,漏壶滴水,琴声疲惫,暗示词人心境的落寞。接着,“露湿宵萤欲暗”渲染出秋夜的清凉与幽暗,萤火虫的微光更显寂寥。
“雁咽凉声,寂寞芙蓉院”通过雁鸣和空寂的芙蓉院,进一步强化了孤独氛围。接下来,词人描绘了窗外的景色变化,从“树色惊霜渐改”到“澹碧云疏星烂”,展现了秋夜星空的辽阔与凄清。
“旧约桐阴,问何时重见”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对与某人约定在桐荫下的重逢充满了期盼。然而,“倚银屏、更忆秋娘面”又转而陷入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尤其是那位名叫秋娘的女子的容颜。
“想凌波、共立河桥畔”描绘了一幅与心上人在河边相会的画面,然而现实却是“酒污罗襦,渐金篝香散”,暗示了相聚的美好已成过往,只剩下孤灯相伴的凄凉。“剪孤灯、伴宿西风馆”形象地刻画了词人独处的夜晚,西风馆中只有孤灯与他作伴。
最后,“黄花梦、对发凄凉叹”以菊花梦寄托哀思,感叹人事如梦,家国山水被红尘阻隔,词人只能怅望远方,心中充满无尽的哀愁。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