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曾谹父雨中诗·其一》
《和曾谹父雨中诗·其一》全文
宋 / 王洋   形式: 五言律诗

案体无尊骨,畦丁有贱蔬。

凫鹥凭岸泛,云海占空虚。

妇老能论旧,儿痴尚带吴。

旁人如见问,老子即迁居。

(0)
翻译
房屋简陋无高贵之气,菜园工人种植低贱蔬菜。
野鸭水鸟悠闲地在岸边游弋,天空广阔无边。
老妇能述说过去的故事,孩童无知却仍带着吴地的风俗。
若有人询问,我就搬家离开这里。
注释
案体:简陋的房屋。
尊骨:高贵的气息。
畦丁:菜园工人。
贱蔬:低贱的蔬菜。
凫鹥:野鸭水鸟。
岸泛:岸边游弋。
云海:天空广阔。
占空虚:占据广阔空间。
妇老:老妇。
论旧:述说过去。
儿痴:孩童无知。
吴:指吴地的风俗。
见问:询问。
老子:我。
迁居:搬家离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淡泊,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变化的无奈。开篇“案体无尊骨,畦丁有贱蔬”两句,通过对家中简单陈设和庭院里普通蔬菜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不慕虚荣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凫鹥凭岸泛,云海占空虚”一联,则是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一种超脱物外的精神境界。凫鹥(一种水鸟)在岸边自由自在地嬉戏,而云海则象征着广阔无垠的空间,这两者相结合,传递出一种对现实束缚的超越和对心灵自由的向往。

“妇老能论旧,儿痴尚带吴”两句,通过家中老人的回忆和孩童的天真烂漫,展现了家庭生活的温馨与世事变迁。妇人能够回顾往昔,儿童则还沉浸在对古国的神话传说(“吴”可能指的是三国时期的东吴)中,这两者交织,表现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历史记忆的珍视。

最后,“旁人如见问,老子即迁居”则是表达了诗人面对外界询问时的无奈选择。这里的“旁人”可能指的是邻里或同僚,他们的好奇与探究让诗人感到压力,从而不得不做出改变现状的决定,例如迁居。

整首诗通过静谧的景物描写和家园生活的温情,以及对过往的怀旧和对未来的无奈,勾勒出了一个既有超然物外之心,又不得不面对人间变迁的诗人形象。

作者介绍

王洋
朝代: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猜你喜欢

松阳上方山居五首·其四

此生真与世相忘,投老生涯寄上方。

洗足关门枕书睡,连山松桧雨浪浪。

(0)

义帝陵

祖龙智昏日月蚀,南公力欲麒麟斗。

楚虽三户必亡秦,盛德宜然有其后。

鲁公违约火咸阳,咄嗟击出群雄右。

豆分瓜剖听指颐,忍使黥徒贼孤幼。

籍也狐埋狐搰之,项伯宁不为家寇。

真人如龙翔霸上,缟袒长风起襟袖。

终据皇图岂力为,雅张赤帜皆天授。

可怜郴北东上坟,恨碧凄红春不茂。

(0)

捲烟阁

僧屋数椽巢木末,风烟日与翠俱浮。

自无俗物败人意,况有春江拍岸流。

艇子得鱼归别浦,凫雏傍母睡芳洲。

夜晴兔月摩云角,翻作广寒宫殿秋。

(0)

观孙司户画壁

若人胸次闲,能容书四库。

馀地著山川,得酒欲飞去。

摩挲雪色壁,吐作无声句。

寒屯水际云,瘦立烟中树。

虽非桃花源,亦自有佳处。

未休蜗角兵,欲问樵苏路。

只恐山中人,笑我来何暮。

(0)

秋日康山东归

整楫凌晨问所之,乡园迢递水东迟。

归舟但信溪红蓼,别梦还牵山翠眉。

安稳秋风三径竹,踌躇行李一囊诗。

解维犹有留题处,瓜葛萦怀不自持。

(0)

秋兴·其三

浸满溪烟枫叶纷,嵚崎苍弁入青云。

捲堂宋室由来事,逐客秦都曾有文。

兔苑圃田间可耨,豹林笔研笑须焚。

莫嘲寂寞秋风士,于越当年君子军。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