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香庭院,正秋桐垂乳。中有词人倚声处。
想鹅笙生计,象管闲情,都付与、花下小鬟低度。
一枝渔笛在,绰有家风,吹出蘋洲旧时谱。
如幄翠阴阴,拍遍阑干,浑不觉、指尖凉聚。
便坐到、长廊月西斜,尽红豆抛残、莫惊鹦鹉。
雨香庭院,正秋桐垂乳。中有词人倚声处。
想鹅笙生计,象管闲情,都付与、花下小鬟低度。
一枝渔笛在,绰有家风,吹出蘋洲旧时谱。
如幄翠阴阴,拍遍阑干,浑不觉、指尖凉聚。
便坐到、长廊月西斜,尽红豆抛残、莫惊鹦鹉。
这首《洞仙歌》由清代女词人萧恒贞所作,以周笃甫太守的“紫桐花西填词图册子”为背景,石君嘱咐她为此作词,她便填了这首《洞仙歌》作为回应。
词中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雨后庭院,秋日的梧桐树垂下果实,词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倚声而作。鹅笙和象管代表了文人的生活情趣,都被赋予了花下的小鬟轻柔地演绎。一曲渔笛悠扬,带着家风的韵味,吹奏出蘋洲旧时的旋律。翠绿的树荫下,拍着栏杆,指尖感受到的凉意,仿佛是红豆抛洒的痕迹,却并未惊动鹦鹉。
整首词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文人雅趣的深情赞颂,既有视觉上的美丽画面,也有听觉上的悠扬旋律,更蕴含了情感的细腻表达。通过“紫桐花西填词图册子”的背景,展现了词人与自然、与艺术的和谐共融,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海棠刚绽秋初遍,芳园渐疏庭柳。
露重池坳,蝉鸣叶罅,又酿凄凉时候。层楼人瘦。
甚尽日西风,暗盈襟袖。
已是销魂,更堪微雨弄晴昼。
湘帘一桁细卷,念愁荷万柄,空自低首。
寂寞天涯,萧条身世,碧宇高寒依旧。佳人知否。
盼隔岸银河,只馀星斗。谩诉离思,夜窗支永漏。
隔花深处闻莺,小阁锁愁风雨骤。
浓阴侵幔,飞红堆砌,殿春时候。
送晚微寒,将归双燕,去来迤逗。
想冰弦凄鹤,宝钗分凤,别时语、无还有。
怕听玉壶催漏,满珠帘、月和烟瘦。
微云卷恨,春波酿泪,为谁眉皱。
梦里怜香,灯前颅影,一番消受。
恰无聊、问取花枝,人长闷、花愁否。
水点成冰,离云愁暮,能禁几阵凄风。
绮窗吟寂,频倚曲阑东。
梦短宵长难寐,听不了、点滴铜龙。
销魂也,梅花憔悴,飞雪断来鸿。
翠帏□乍逗,鸳鸯香冷,两地愁同。
况天涯离别,□又匆匆。
争柰多愁多病,无头闷、一夜惺忪。
风摇处,兽环双控,银烛影微红。
霜寒夜悄,叹韶华一瞬。往日闲愁料难尽。
而今无计,且凄雨怜云,江南信,知道梅花远近。
残灯窥短梦,梦也无多,消得啼鸟恁淩迸。
展转不成眠、却怨东风,吹春到、与愁相竞。
纵桃李、贪娇也须知,近日者、眉儿不堪倒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