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隐》
《小隐》全文
宋 / 林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鲁望无来已百年,又生吾辈在林泉。

谁知隐遁为高尚,敢道文章到圣贤。

月界晓窗琴岳润,竹摇秋机墨云鲜。

南塘一霎霏微雨,更拥渔蓑上钓船。

(0)
注释
鲁望:指唐代诗人陆龟蒙,字鲁望。
百年:指很长时间,这里指陆龟蒙去世已有一百年。
吾辈:我们这些人。
林泉:山林水边,隐居之处。
隐遁:隐居避世。
高尚:指品德高尚。
文章:指文学创作。
圣贤:道德学问极高的人。
月界:月光照射。
琴岳润:琴声如山涧流水般滋润。
墨云鲜:墨色如云,清新。
南塘:南方的池塘。
霏微雨:细雨。
渔蓑:捕鱼人的蓑衣。
钓船:钓鱼的小船。
翻译
鲁望已经离开我们一百年,现在又有我们这些人在山林间生活。
谁能说隐居就是高尚,竟敢说我们的文章能达到圣贤的境界。
月光洒在清晨的窗户上,琴声如山涧流水滋润,竹叶摇曳,墨色如云,清新无比。
南塘边忽然下起了细雨,我披着蓑衣,登上钓鱼的小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小隐》,通过对鲁望(唐代诗人陆龟蒙的别号)的怀念和自我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高尚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

首句“鲁望无来已百年”,表达了对鲁望的怀念,暗示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沉淀。次句“又生吾辈在林泉”则点出诗人与鲁望虽相隔百年,但同样选择了隐居的生活方式,延续了这种人生态度。

“谁知隐遁为高尚”表达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肯定,认为这是一种高尚的选择。而“敢道文章到圣贤”则表明诗人虽然过着隐居生活,但并未放弃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希望能达到圣贤般的境界。

“月界晓窗琴岳润,竹摇秋机墨云鲜”两句,通过写月光洒在窗户上,琴声如山涧流水,以及秋风吹动竹叶,墨色如云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隐居氛围,展现出诗人高雅的艺术情趣。

最后两句“南塘一霎霏微雨,更拥渔蓑上钓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场小雨后的景色,诗人身披渔蓑,独自泛舟垂钓,形象地表现出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隐逸生活的满足。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既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也流露出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体现了宋代隐士诗人的独特风貌。

作者介绍
林逋

林逋
朝代:宋   生辰:967一1028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
猜你喜欢

和詹石琴孝廉

尺五楼头载酒时,花光烛影照离思。

盍簪恰应登瀛侣,打桨争传祖道诗。

五两风轻人易去,二分月好梦全痴。

吟逋待了愁难遣,负汝鲈鱼绝妙词。

(0)

由黑龙潭至大觉寺·其二

恨未携琴至,空闻流水声。

古人不相见,山月此时明。

松老僧同瘦,竹阴天自晴。

烟蓑恐无分,徒抱著书情。

(0)

由黑龙潭至大觉寺·其一

路转画眉山,一村湾复湾。

人家松树底,酒旆夕阳间。

牛拣碧阴卧,燕冲微雨还。

道人灌园罢,叉手药畦闲。

(0)

陈紫林以所画一鱼一刘海戏蟾寄赠兼索书匆匆作此答·其四

孝子闵贞高相国,本朝大写最知名。

紫林楚产三巴客,元气淋漓万古情。

(0)

闻洪稚存入关却寄·其一

兰山话别各伤神,浩荡冰天逐雁臣。

幸免若卢收杜众,还愁乐浪窜崔骃。

孤踪拌作长流客,温语旋回绝塞春。

开尽桃花消尽雪,两行红柳送归人。

(0)

古意

郎如江上船,乘流不回顾。

妾心江上水,婉转随船去。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