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社主碧溪人,同宿三门寺里云。
四面涛声秋更怒,并床犹恐话难闻。
白莲社主碧溪人,同宿三门寺里云。
四面涛声秋更怒,并床犹恐话难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野所作的《同闰师宿三门开化院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人以“白莲社主碧溪人”自比,形象地描绘了自己作为僧侣的身份,居住在碧溪边的禅院中。他与闰师一同在三门寺内过夜,夜晚的涛声更加增添了秋意的肃杀,四周澎湃的水声如同怒涛般汹涌。
诗人通过“四面涛声秋更怒”这一句,渲染出一种寂静而深沉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他们深夜交谈的不易,因为涛声太大,担心话语会被淹没。这种情境体现了僧侣生活的清寂以及友情的深厚,即使环境嘈杂,他们仍能保持心灵的交流。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僧侣之间的友情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人生禀一气,自微而至著。
不问富与贫,不论新与故。
自有形影初,我便相亲附。
二子既有言,我宁无一语。
汝形未生时,影复在何处。
偶与我有缘,同生复同住。
幸我所依人,造理仍知数。
身虽未溘然,已办周身具。
得酒即忘怀,宁复顾毁誉。
醒即看云眠,目送孤鸿去。
我亦得安闲,不忧还不惧。
说与二子知,莫为身外虑。
画船帘密不藏香。飞作楚云狂。
傍怀半卷金炉烬,怕暖销、春日朝阳。
清馥晴熏残醉,断烟无限思量。凭阑心事隔垂杨。
楼燕锁幽妆。梅花偏恼多情月,慰溪桥、流水昏黄。
哀曲霜鸿凄断,梦魂寒蝶幽扬。
江鹢初飞,荡万里素云,际空如沐。
咏情吟思,不在秦筝金屋。
夜潮上,明月芦花,傍钓蓑梦远,句清敲玉。
翠罂汲晓,欸乃一声秋曲。
越装片篷障雨,瘦半竿渭水,鹭汀幽宿。
那知暖袍挟锦,低帘笼烛。鼓春波、载花万斛。
帆鬣转、银河可掬。风定浪息,苍茫外、天浸寒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