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江山似此佳,看君图画欲移家。
沙边洲渚潮浑没,云里楼台树半遮。
丛桂漫歌《招隐赋》,种桃谁识避秦花。
晚风吹送归舟急,一片征帆带落霞。
何处江山似此佳,看君图画欲移家。
沙边洲渚潮浑没,云里楼台树半遮。
丛桂漫歌《招隐赋》,种桃谁识避秦花。
晚风吹送归舟急,一片征帆带落霞。
这首元代诗人贡性之的《题画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中首先提出疑问:“何处江山似此佳?”引人遐想,随后通过“看君图画欲移家”一句,表达了对画中景致的喜爱与向往,仿佛要将这山川之美带回家中。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沙边洲渚潮浑没,云里楼台树半遮”描绘了画面中的自然景观与建筑布局,潮水与沙洲的交融,云雾缭绕中的楼台与树木,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意境深远的画面。而“丛桂漫歌《招隐赋》,种桃谁识避秦花”则借用了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最后,“晚风吹送归舟急,一片征帆带落霞”描绘了傍晚时分,微风轻拂,归舟急行,船帆上似乎还带着一抹夕阳的余晖。这一幕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着诗人的思绪随着归舟一同飘向远方,充满了淡淡的离愁别绪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画面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使得读者在欣赏画面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晓雾散晴渚,秋色满湘山。
青鞋黄帽,忄欠与名士共跻攀。
窈窕深林幽谷,诘曲危亭飞观,俯首视尘寰。
长啸望天末,余响下云端。
白鹤去,荒井在,汲清寒。
醒然毛骨,浮丘招我御风还。
拂拭苍崖苔藓,一写胸中豪气,渺渺洞庭宽。
山鬼善呵护,千载照层峦。
天地孕冲气,霜雪实嘉平。
粹然经世材具,应为圣时生。
妙处为仁受用。
颠倒纵横无壅。
一笑泮春冰。
袖手无一语,四海已倾情。
紫岩老,游戏事,悟诚明。
当年夷夏高仰,玉振更金声。
家有渊骞高第。
可但闻诗闻礼。
衣钵要相承。
周扆绚馀彩,商鼎味新羹。
湘水照秋碧,衡岳际天高。
绣衣玉节,清晓欢颂拥旌旄。
本是紫庭梁栋,暂借云台耳目,驿传小游遨。
五管与三楚,醲爱胜春醪。
扫材枪,苏耄倪,载弓櫜。
远民流恋,须信寰海待甄陶。
坐享龟龄鹤算,稳佩金鱼玉带,常近赭黄袍。
岁岁秋月底,沈醉紫檀槽。
沧浪万顷,厌尘缨、手掬清流频洗。
落日孤云烟渚净,鸥没澄波心里。
一舸横秋,两桡开浪,霜竹醒烦耳。
萧萧风露,梦回月照船尾。
须信闲少忙多,壶觞并赋咏,莫辜云水。
乘兴前溪溪转□,隐约归帆天际。
红蓼丹枫,黄芦白竹,总胜春桃李。
浮丘何在,与君共跨琴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