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同是再来僧,共拨寒灰听水声。
谈罢不知庐阜月,只疑青海寺中行。
与君同是再来僧,共拨寒灰听水声。
谈罢不知庐阜月,只疑青海寺中行。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僧人共聚庐山,探讨佛法,忘却时间,直至月上庐顶,仍沉浸于对话之中,仿佛在青海寺中漫步的情景。诗人通过“与君同是再来僧”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共同追求的精神境界。“共拨寒灰听水声”则展现了两人在静谧环境中寻求心灵共鸣的画面。最后两句“谈罢不知庐阜月,只疑青海寺中行”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想象,将庐山的月色与青海寺的景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游万仞的意境。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精神交流的深刻感悟。
采石江头李太白,狂不奈烦宫锦窄。
赤壁矶下苏东坡,一叶泛泛凌风波。
当时有月并有酒,和酒和月吞入口。
酒肠得月冷于冰,化作瑰辞喧宇宙。
两首赋,百篇诗,千秋万古称绝奇。
两翁不作归来鹤,玉宇琼楼寒漠漠。
若得长江变泼醅,少住人间亦差乐。
望圆晦缺秋复春,古来明月今来人。
我时举酒问明月,月亦团团应不得。
铁如意,玉唾壶。
我歌君和声呜呜,烂醉起舞嗔人扶。
问影莫是李与苏,月中仙子知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