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艇乘流下,滩高故作声。
神功何日凿,浩劫讵能平。
溜急篙须挽,湍回棹一迎。
垂堂君子戒,危坐不胜情。
小艇乘流下,滩高故作声。
神功何日凿,浩劫讵能平。
溜急篙须挽,湍回棹一迎。
垂堂君子戒,危坐不胜情。
这首《下滩吟》是清代诗人顾峵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乘小艇下滩时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
首句“小艇乘流下”,开篇即以轻快之笔勾勒出乘着小艇顺流而下的生动画面,仿佛读者也一同置身于那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感受到了水波轻抚船身的惬意与自由。
“滩高故作声”一句,巧妙地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滩水的声响赋予了生命,仿佛滩水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增添了一种神秘与深邃的氛围。
“神功何日凿,浩劫讵能平。”这两句诗则转向对自然之力的赞叹与思考。诗人似乎在询问,这壮丽的山川是如何被大自然雕琢而成的?面对浩瀚的时间长河,人类的劳作与努力是否能够真正改变这一切?这种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溜急篙须挽,湍回棹一迎。”描述了乘小艇下滩时的实际操作,水流湍急,需要不断调整船舵和撑篙,以适应水流的变化。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锐观察力,也暗示了人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智慧与勇气。
“垂堂君子戒,危坐不胜情。”最后两句,诗人以“垂堂君子戒”为引,借用古代智者的告诫,提醒人们在面对危险时要保持警觉,同时表达了自己面对下滩时内心的复杂情感。这种既勇敢又谨慎的态度,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乘小艇下滩这一日常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勇气与谨慎的多重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吾友明知士,结庐汝水边。
名亭号休心,休心师昔贤。
将期一寸诚,悠久如青天。
我闻人最灵,至性初纯全。
吉凶以情变,善恶缘习迁。
湍水决其防,放荡无由还。
所以古圣师,三绝穷韦编。
曾子善守约,孟轲养浩然。
皆能保诚明,千载光华传。
夫君真其徒,坟史尤精研。
恬然安粹灵,外虑何由牵。
进退固有道,用舍岂必专。
丘疾不俟祷,颜乐无穷年。
宁同避俗者,身迹空拘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