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翠湿衣欲暮。烟际乱山无数。
露滴宿鸥惊,飞过沙洲自语。欲摘白蘋寄与。
几点鸣蓑丝雨。双桨趁潮平,载取江云归去。
寒翠湿衣欲暮。烟际乱山无数。
露滴宿鸥惊,飞过沙洲自语。欲摘白蘋寄与。
几点鸣蓑丝雨。双桨趁潮平,载取江云归去。
这首清代过春山的《江亭怨·西泠晚渡》描绘了一幅江南水边傍晚的画面。"寒翠湿衣欲暮",诗人以湿润的寒翠之色渲染出傍晚时分的凉意,仿佛连衣服都被沾湿了。"烟际乱山无数",远处的山峦在烟雾中若隐若现,展现出山水的迷茫与辽阔。
"露滴宿鸥惊,飞过沙洲自语",露水打湿了栖息的鸥鸟,它们被惊起,振翅飞过沙洲,发出低语般的叫声,增添了宁静中的生动与自然情趣。"欲摘白蘋寄与",诗人想采摘白蘋(一种水生植物)寄托情感,但"几点鸣蓑丝雨",细雨如丝,阻碍了他的行动,也象征着无法传递的心意。
最后两句"双桨趁潮平,载取江云归去",诗人想象划船趁着潮水上涨,带走江面上的云彩,寓意着自己带着对江景的留恋和情感的寄托,融入这宁静的江面,归向远方。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江边景色的深深感慨和淡淡的离愁。